一位尿毒症患者的忏悔忽视小病三次无知,

人们常说的五脏包括心脏,肝脏,脾脏,肾脏和肺,其中的肾脏被称为“先天之本”,有着排毒和维持身体水平衡的重要功能。但是,生活中大多数人总会忽略肾脏的保养,特别是一些年轻人,他们不健康的生活方式给肾脏带来很大的负担。肾脏疾病早期症状不明显,等发现病情时,可能已错过了最佳治疗时间。

今年33岁的王女士正处于事业上升期,为了能够晋升主管,她近一年来几乎每天都在熬夜加班,饮食也以快餐为主,忙起来甚至忘记吃饭。不幸的是,刚评选上主管的她就因为医院,目前只能通过每周的透析维系生命。

躺在床上的王女士后悔不易,她清楚的知道身体早就已经给了她提醒和警告,但因为自己的轻视和疏忽,给自己和家人带来更大的伤害。那么王女士究竟为什么会患尿毒症呢?身体曾经又给过她怎样的提醒呢。

一、尿毒症

肾脏是位于人体腰部重要的器官,主要通过生成尿液的方式将毒素排出体外。除了排水和排毒功能以外,肾脏还具有维持电解质平衡,调节血压的作用。又因为肾脏可以分泌各种激素如前列腺素、肾素、肌肽等,因此肾脏还有着一定的内分泌调节功能。

当肾脏受到损害时会出现一些病症,常见的肾部疾病有肾结石、肾囊肿、慢性肾炎、肾病综合症和慢性肾衰竭等。其中的慢性肾衰竭指的是由于肾脏各种疾病而引发肾脏功能不可逆转的衰退的病症。慢性肾衰竭患者会出现肾脏排毒功能丧失,机体代谢紊乱等症状。

王女士所得的尿毒症并不是指单纯一种肾病,而是指肾脏疾病发展到晚期之后表现出来的一种临床症状。一般慢性肾衰竭患者到了晚期都会发展为尿毒症。

尿毒症会引发人体各项代谢的紊乱,当肾功能降低时,身体对钠的适应能力会减弱,当患者饮水量过多时,会引发全身水肿和腹腔的积液。另外,如果患者排尿正常,但饮水量不够时,可能会出现呕吐腹泻等症状。

尿毒症患者会因为机体出现的高血钾症,高血压,贫血等并发症状而引发心力衰竭等心血管疾病。肾病晚期患者患心血管疾病的概率比普通人高20倍,同时,心血管疾病也会大大提高尿毒症患者的死亡率。

从慢性肾衰竭早期到发展为尿毒症的过程中,许多患者的症状并不明显,即使有症状出现,也容易与其他疾病加以混淆。临床上诊断时,

主要通过血常规、尿常规、生化检查、肾功能检查、超声和X线检查来加以判断。

当肾脏疾病发展到尿毒症时,就必须通过肾脏替代治疗的方法来维系生命,最合适有效的方法是通过肾脏移植来恢复患者肾脏功能。然而由于可移植肾脏的数量有限,每两百人中只有一人能够获得肾脏移植的机会,所以绝大多数病人只能通过透析的方式进行治疗。

出于经济压力和副作用等因素,一部分患者面对透析时总是十分犹豫顾虑。因此,医生建议病情比较稳定的患者可以先药物治疗,并时刻做好做透析的准备。而急性的患者则需要立即进行透析治疗。

二、透析治疗

尿毒症患者的肾脏功能几乎已经完全丧失,如果不及时加以治疗,会对身体的其他器官造成不可逆的伤害,严重威胁生命健康。临床上最常使用的治疗方法就是透析法,透析又分为血液透析和腹膜透析两种形式。

1、血液透析

血液透析需要利用到血液透析仪器,透析机就相当于病人的一个体外肾脏。血液透析需要将患者的血液抽出体外并引入透析仪器,通过透析仪器的作用将有害物质过滤掉,接着把净化过的血液输送回体内。透析仪器代替肾脏进行排毒,调节体内电解质平衡。

进行血液透析的患者,医院三次,每次透析时长在4小时左右。患者需要规律固定地进行治疗,不能随意停止透析。一般情况下,患者如果可以长期规律进行血液透析,那么寿命可以延长十年以上。

但是血液透析也有一定的缺点,因为每次透析过程都需要扎针,患者常常会出现严重贫血的症状。又因为血液透析过程需要将血液输出体外,再回流至体内,除了会引起患者一些不适反应之外,还容易引发一些心血管疾病。

另外,血液透析会对糖尿病患者的身体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同时,血液透析患者需要严格的限制饮食,长期规律的进行透析,不能随意更改时间。而血液透析的方式也会大大增加患者感染乙型肝炎的风险。

2、腹膜透析

腹膜透析则不需要将血液导出体外,而是要利用一种名为腹透液的特殊液体。腹膜透析的过程是要将一根腹透管置入患者腹腔之中,然后将腹透液灌入腹腔,这样腹膜两边就分别是注入的腹透液和体内需要过滤代谢废物的血液。目前,超过80百分之的尿毒症患者是通过腹膜透析的方法进行治疗。

腹膜两边的液体会通过腹膜进行渗透,血液中的代谢毒素废物以及过多的水分就会流入腹透液之中。一般经过4个小时,可以进行腹透液的更换,夜间则可以保留更长的时间。那么一天只需要更换3至4次腹透液就可以很好的完成体内代谢废物的排出。

在经过培训和重复练习以后,患者及其家属可以较为方便的在家中进行腹膜透析,医院。进行腹膜透析的同时也不影响患者的正常活动,患者可以在进行透析的同时进行工作和学习。

和血液透析相比,腹膜透析有着更多的优点。首先,腹膜透析更加的方便,患者选择这种方式进行治疗,并不影响正常的生活。除了可以进行工作学习以外,患者甚至可以出门旅游。其次,腹膜透析发生肝炎感染的概率更低,费用也比血液透析少。

更重要的是,腹膜透析比血液透析更接近人体的正常生理状态,没有影响到人体的血液流动,生化改变,体液容量等,避免患者身体处在极度不稳定的环境之中而引发更多的并发症。因此,进行腹膜透析的患者患心血管疾病的概率比血液透析患者要低。

腹膜透析很大程度上降低糖尿病患者患上动静脉瘘闭塞的可能性,对老年人和糖尿病患者是更好的选择。并且,腹膜透析相比血液透析,在饮食上的限制更少,可以保证患者的营养状况,降低患者贫血和营养不良的概率。

然而,腹膜透析也有着一定的缺点。由于腹膜透析需要进行腹透管的插入已经多次腹透液的更换,因此很容易存在感染的风险。所以,选择腹膜透析的患者及其家属一定要注意居家卫生,加强腹膜透析技术的操作。

其实,不论是血液透析还是腹膜透析,都不能完全代替肾脏的功能。进行透析的患者通常还需要服用一些药物来维持内分泌的稳定。因此,患者在透析的同时一定遵循医生嘱咐,积极治疗,按时服药。

三、不容忽视的身体预警

在确诊尿毒症之前的一年时间中,王女士的身体曾经出现过一些异常,但都被王女士轻视,医院诊断治疗。这些症状都是肾脏出现病变的征兆,因此,当我们发现身体出现以下几种异常变化时,一定要警惕肾脏出现病变。

1、血肌酐指标异常

在半年前公司组织的一次体检中,王女士发现自己的体检结果中血肌酐的指标出现异常,数值达到umol/L,明显高于正常值。但是她选择了忽视这项结果,计划等到自己不忙的时候再去复查。其实,这个时候王女士的肾脏已经出现了明显问题。

肾小球会过滤血液中的肌酐,但并不吸收它。当肾脏的过滤功能出现障碍时,一般是下降到了正常状态的三分之一以下时,血肌酐才会出现上升的情况。

男性血肌酐指标超过毫摩每升女性血肌酐指标超过97毫摩每升即为异常。王女士一年前的血肌酐指标已经远远超过肾功能损伤期上限毫摩尔每升,接近肾功能衰竭指标毫摩每升。当血肌酐超过毫摩每升时,即可确诊尿毒症。

肌酐的上升提醒着检查者身体可能出现肾病综合征、急慢性肾衰竭等肾脏疾病。但王女士看见自己异常的血肌酐指标竟然没有做出任何应对措施,直至肾脏疾病发展至晚期形成尿毒症。

2、头晕乏力,血压异常

这一年的时间里,王女士经常出现头晕、疲倦乏力等症状,偶尔测量血压也出现血压升高的现象。王女士认为这是自己没有休息好,睡眠不足导致的,问题不大。实际上这也是肾脏给王女士的提醒之一。

肾脏功能的降低和衰退会使得身体的代谢排毒过程出现异常,当身体内的废物毒素以及多余的水分不能及时排出体外时,会引发机体电解质出现紊乱,还会引起水钠潴留的症状,这些都会导致患者血压的升高。

因此,王女士的血压升高以及头晕乏力的症状,正是在提醒她肾脏功能出现了问题。然而王女士依然没有提高警惕,继续保持以往的生活习惯,让肾脏病症变得越来越严重。

3、排尿异常

身体的排尿和肾脏息息相关,当肾脏出现病变时,排尿也会受到一定的影响。这一年来,王女士的排尿出现了许多异常的现象。首先黄女士的排尿量在逐渐减少,在尿毒症并发前甚至每天只排一次尿量极少的尿。其次,王女士的尿液开始逐渐变得清澈透明,这一点一度让王女士认为自己的身体十分健康。

由于肾脏功能的衰退,身体内多余的水分无法通过肾脏排出,排尿量就越来越少。而尿液逐渐清澈则是由于肾脏排毒功能的丧失,身体内的毒素和废物都无法随尿液排出体外,并不是王女士想的那样是健康的表现。

小结

王女士的身体早已经给了她许多提示和警告,不论是体检的结果还是升高的血压,抑或是排尿情况的改变,都在告诉王女士自己的肾脏出现了问题。但是王女士一心都在工作上,过大的生活压力和不良的作息习惯只能让肾脏病情逐渐恶化。

现在的王女士,不仅不能再进行高强度的工作,还需要每周进行多次透析,给身体和心理都带来很大的折磨。尿毒症的治疗也给家庭带来一定的经济压力。因此,当身体出现各种异常症状时,我们一定要提高警惕,医院诊断治疗,对自己的健康负责。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yesuans.com/szby/1009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