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饮食健康2虚实

白癜风忌嘴吗 http://m.39.net/pf/a_7007742.html

有一句,“大黄救人无功,人参杀人无罪”。现代的人生怕自己营养不足,一心想着进补,补血、补气、补肾、补脾、补胃、补肝等等,这是贪心。很多老人带小孩时,总担心孩子营养不够,追着孩子喂饭,结果孩子很容易积食,积食就易造成胃弱,胃弱了气血不足就容易生病。

一位朋友的孩子就是姥姥带着,总给零食吃,孩子就吃多了,晚上睡不着觉,睡觉不老实,在床上滚来滚去。后来给孩子吃了一些疏通肠胃的药,孩子的大便排了很多,而且臭气熏天,然后孩子就睡得好了,睡觉安静了。“要想小儿健,三分饥与寒”,古人的话是非常有智慧的。

包括很多成年人也容易凌晨醒,睡觉容易醒,很多时候也是吃多了,肠胃负担重。晚上本来身体的各器官都要休息了,可是肠胃还在消化食物,这就需要把气血调集到肠胃来工作,气血调集到了肠胃,那头部的气血供应就不足了,大脑就会兴奋起来反调气血,人就容易梦多、容易醒。晚饭吃到什么度合适呢?不是吃饱,吃到十分饱,而是以不饿为度,感觉不饿了,但是感觉还能吃一碗饭,这个时候就不要吃了。“胃不和则卧不安”,要想睡眠好,晚饭要吃少。很多孩子和大人晚上睡觉磨牙,大部分都是肠胃有淤堵造成的。有人会说,我每天都大便呀,这是通而不畅,虽然每天有大便,但是肠道有积滞,大肠的褶皱里还有很多的宿便和痈脓。

道家讲“要想长生,腹内常空;要想不死,腹内无屎。”保持肠道的通畅,对于健康非常重要。美国生物学家认为,我们体内有两个大脑系统存在。一个是众所周知的长大头颅中的那个大脑,而另一个则是鲜为人知的腹腔内的"第二大脑"。它们两个互相对应,就好像一对双胞胎,只要其中的一个感到不适,另一个也会产生类似的感觉。因此说肠胃相当于人的第二大脑,肠胃的情况影响人的情绪和身体反应。

很多中年人,一看就堵得非常厉害,肥头大耳,满面油光,脸上皮肤粗糙,脖子上有一个大大的富贵包,大腹便便,靠近了身体还发出一股浊腻的味道。这样的人生活习惯不好,饮食不定,经常胡吃海塞。吃了很多膏粱肥腻,但是身体不能正常运化代谢出去,留了很多垃圾在身体里,慢慢的血糖、血脂、血压就高了。这是在享受生活还是在害自己呢?我有一位同学39岁就得了中风,脑溢血,万幸的是恢复得很快,住院不久就恢复了。他就是喜欢吃红烧肉,经常吃。虽然生活条件好了,吃很多鸡鸭鱼肉,但是身体运动少,不能把这些摄入的高营养物质代谢出去,于是疾病慢慢来了。物质守恒定律,吃进多少,也要排出多少,才不会给身体造成负担。

身体里面已经很淤堵了,还要每天进补,而不是做减法,这样过不了多久就会发病,可能会得高血压、中风、癌症。

刘希彦老师讲,人在三十岁以后,身体的新陈代谢慢慢变慢了,就不要吃很多肉类了。要以容易消化的蔬菜主食为主,少油、少盐。肠胃健康以通为补,保持大便每天至少一次。有人两三天才大便一次,这在中医看来是很严重的事情,因为排大便是身体从里排病的重要渠道,如果这个通道受阻,很多垃圾积累在体内,慢慢就容易生病。癌症,也只是身体里多了一块东西,如果身体从表、从里排病的渠道通畅,出汗、大小便通畅,身体里怎么会留有垃圾呢?身体里没有垃圾存留,怎么会有子宫肌瘤、甲状腺结节、肺结节、肾囊肿、癌症肿瘤呢?

有一位经方名医,七十多岁了,每周吃一剂原剂量的大承气汤,两天喝一次,一剂药三次六天才喝完。这位老中医身体非常好,可以和学生们晚上玩到深夜,第二天依然非常有精神。这就是以通为补的例子。还有一个古代的医案,一个人身体瘦弱,医生给开了单味大黄,一天吃几克,过了几个月,这个病人身体就非常强健了。

现在人很少有营养不良的,大部分都是吃多了,因为身体淤堵而气血不足,这是因实致虚。合理饮食,晚饭少吃,多运动,正确的生活习惯非常有助于身体的健康。随力一心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yesuans.com/szzz/895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