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有患者
“我的病情xxx,会不会发展到肾衰竭?”
对于这类问题,很轻或很重的肾病,答案比较明确;而严重程度中等的那部分肾友,需要评估进展风险大小。具体来说,分为3步:
第一步,看病种有的病种,基本不需要担心会发生肾功能恶化。比如肾囊肿,囊肿大小3cm以内的不用担心;比如肾结石,结石比较小也没有产生梗阻;比如薄基底膜肾病,单纯血尿而没有其它异常;等等。此类肾病治疗意义不大,很少会影响肾功能(百里无一),主要是定期复查。
而诊断为慢性肾炎、肾病综合征、肾功能不全,无论是哪种病理,都有一定的进展风险。包括继发性的,比如紫癜性肾炎、狼疮性肾炎、糖尿病肾病、高血压肾病等等。此类肾病就需要第二步:
第二步,看指标注意,不是看病理。病理可以反映当下的肾脏损伤类型和程度,但不能预测未来肾功能是否会恶化。因为病理本身并不是肾损害因素,它是被肾损害因素支配的:因素控制得好,病理就稳定;因素控制不好,病理就变差。
肾损害因素,是肾脏病的关键指标,主要包括3个:
1.尿蛋白
是早期的主要进展因素,尿蛋白风险分为3层:
定量0.5g以内,基本安全:
定量0.5-3.5g,肾功能渐进性进展,一般发病后十年以上进入肾衰;
定量3.5g以上,肾功能迅速进展,一般发病后十年以内、严重者5年内进入肾衰。
2.血压
高血压可以在早中晚期任一阶段出现,总体趋势是越往后、高血压发生率越高。因为高压对肾脏的危害比低压大,这里主要说高压:
高压为-mmHg,为高血压1级,肾功能渐进性进展;
高压为-mmHg,为高血压2级,肾功能迅速进展;
高压≥mmHg,为高血压3级,可能引起急性肾衰竭,数日到数周内发生肾功能恶化。
是不是高压在以下就可以了呢?普通人勉强可以这么说,而肾病则不行,肾病对血压有特定的要求。指南建议肾病患者的高压控制在以下,这个血压水平才算安全。
3.血红蛋白
肾病到中晚期,血红蛋白通常会低(肾性贫血)
血红蛋白90g/L时,为轻度贫血。
血红蛋白60-90g/L时,为中度贫血。
血红蛋白低于60g/L时,为重度贫血。
注意,以上指标造成的肾功能恶化,不取决于发病时的严重程度,而是取决于治疗结果到什么程度。因为肾功能恶化是一个有长有短的过程,过程中控制住指标,就可以改变结局。
除了尿蛋白、血压、血红蛋白外,评估进展风险还有一个更重要的指标:
第三步,看肾功能肾小球滤过率>60,为早期,肾功能恶化风险较小;
肾小球滤过率30-60,为中期,肾功能恶化风险较大;
肾小球滤过率<30,为晚期,肾功能已经恶化。
说了半天才发现,还没说怎么才算是肾功能恶化,标准是指肾小球滤过率降幅超过50%.正常值是90以上,也就是滤过率45以下则是出现了肾功能恶化。
滤过率45,也是患者进展速度慢→进展速度快的分界线。因为一旦低于45,肾脏会启动“自毁模式”:通过自分泌与旁分泌,加速自身组织细胞的纤维化。
肾友们常问会不会发生肾衰竭,其实肾功能衰竭这个概念,范围很广,横跨早中晚期。肾友们心里往往没有一个确切的标准,对于肾功能正常的肾友,不妨以滤过率45为肾衰竭的参考标准。
而肾功能恶化的标准则是相对的。比如一位患者刚发现时滤过率只有40,那么他降到20才属于恶化事件。另外,无论肾功能多少,只要发生透析/肾移植事件,则属于肾功能恶化。比如一位患者基线滤过率16,降到15、透析了,虽然肾功能只降了一丁点,但这是压垮肾脏的最后一根稻草,患者的生活却受到了强烈的影响,依照定义也属于肾功能恶化。
总之,肾小球滤过率越低,肾衰竭/肾功能恶化风险越大。滤过率45以上的患者,目标是临床治愈/正常生活;滤过率45以下的患者,目标是改善肾功能/推迟尿毒症,能推多远推多远,最好推一辈子。
肾友们如果还有肾脏病问题,可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