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时节,霜雪飘飞,可是这主管霜雪的女神又是谁呢?“明初诗文三大家”之一的刘伯温是这样说的,“青娥不分秋容寂,故染枫林似老人”,也正是因为青娥女神的点缀,才有了“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和“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的美妙景色吧!而这一切的功劳,全得归功于青娥女神,正是她合理、巧妙的掌管雪霜的时节,才衍生出了这些奇妙的场景。
然而奇妙的是,中医自古有一个神奇的配方,竟然也是以青娥女神的名称命名,那个这个配方究竟是干什么用的呢?据《太平惠民和剂局方》记载,青蛾丸主治“肾气虚弱,风冷乘之;或血气相搏,腰痛如折,起坐艰难,俯仰不利,转侧不能;或因劳役过度,伤于肾经或处卑湿,地气伤腰;或坠堕伤损;或风寒各搏;或气滞不散,皆令腰痛;或腰间似有物重坠,起坐艰辛者,悉能治之”,而且经常服用可以“壮筋骨,活血脉,乌髭须,益颜色”。
那么,这个青蛾丸究竟是由哪些中药组成的呢?据《局方》记载,全方由“胡桃(去皮膜)二十个,蒜熬膏四两,破故纸(酒浸炒)八两,杜仲(去皮姜汁浸炒)十六两”等四味药组成,具体制作方法是将上述中药除大蒜外的其他药物研为细末,然后用大蒜熬膏制作成丸药,每次服用3~9克,空心饭前用温热的黄酒服下,女性的话,一般用淡淡的醋汤服下。虽然全方仅仅四味药,但是其配伍也是十分奇妙的。
全方以胡桃为君药,主要起到温肾助阳、滋血润燥、益肺定喘的作用。胡桃是什么桃?就是我们常说的核桃,核桃自古就是滋补的良品,食药两用,《开宝本草》记载,胡桃“食之令人肥健,润肌,黑须发”,也就是说具有增肥、美容养颜、乌须黑发的作用,而《食疗本草》进一步指出,核桃“食之令人能食,通润血脉,骨肉细腻”,意思是说,经常吃核桃还能使人开胃,能够通血脉,更能强身健体。
近代中医第一人张锡纯在《医学衷中参西录》中指出:“胡桃,为滋补肝肾,强健筋骨之要药,故善治腰疼腿疼一切筋骨疼痛。因其能补肾,故能固牙齿,乌须发,治虚劳喘嗽、气不归元、下焦虚寒、小便频数、女子崩带诸证。其性又能消坚开瘀,治心腹疼、砂淋、石淋阻塞作疼。”可以说是将核桃的作用发挥得淋漓尽致,所以现代人也有不少人喜爱吃核桃,并把核桃称之为“长寿食物”。
全方以补骨脂为臣药,补骨脂又名破故纸,具有温肾助阳、抗衰防老的作用,尤其是与核桃可以说是“天生一对”,早在《本草图经》中说,“破故纸今人多以胡桃合服”,而且补骨脂还是古代很多练习武术的人们的必备良药。李时珍认为,补骨脂“治肾泄,通命门,暖丹田,敛精神”,是补肾助阳的众多药物中不可多得的一味。为什么说破故纸与核桃是天生一对呢?据白飞霞在《方外奇方》所说:“破故纸属火,收敛神明,能使心包之火与命门之火相通,故元阳坚固,骨髓充实,涩以治脱也;胡桃属木,润燥养血,血属阴,恶燥,故油以润之,佐破故纸有木火相生之妙。故语云:破故纸无核桃,犹水母之无虾也。”
全方以杜仲为佐药,杜仲这种植物在农村极其常见,而且在早些年还是经济作物。而杜仲又是补肝肾、强筋骨的良药,很多治疗肾虚腰痛的配方里都有杜仲的影子。而杜仲这味药的药用历史极其悠久,早在《神农本草经》中就有记载,“主腰脊痛,补中益精气,坚筋骨,强志,除阴下痒湿,小便余沥”,几千年来,杜仲的运用依然很频繁,也是很多医家喜爱的一种滋补肝肾的良药。正如李时珍所说,“杜仲色紫而润,味甘微辛,其气温平,甘温能补,微辛能润,故能入肝而补肾,子能令母实也”。也正是杜仲的这个作用,正好弥补了胡桃仁、补骨脂的不足之处,从而使得核桃仁和破故纸这个药对能够增强药力。
全方以大蒜为使药。当然,最令人费解的是这个方子里为什么要加入这么大剂量的大蒜?对于大蒜的药物运用,早在《名医别录》里有记载,“散痈肿?疮,除风邪,杀毒气”,也正是因为这个记载,后世医家很多都是将大蒜用作杀毒、杀虫之用,如果是这样的话,大蒜用到这个方子里岂不是很奇怪?对于这一点,直到《日华子本草》才解析了大蒜“健脾,治肾气”的作用,如此来看,这个配方就合情合理了。
金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