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多囊肾,这些您一定要知道

多囊肾又称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多囊肾病(ADPKD),它是一种常见病,人群发病率为1/~1/。约10%的终末期肾功能衰竭和9%的肾透析患者是由多囊肾引起。面对多囊肾这种疾病,肾友常常会有如下的问题:

1

什么是多囊肾?

2

多囊肾和肾囊肿一样吗?

3

多囊肾患者应该如何治疗?

4

多囊肾患者必须做肾移植?

5

手术时需要切除多囊肾吗?

6

肾移植术后又该注意什么?

针对以上这些肾友常见的问题,今天就和大家详细讲解一下,希望肾友读完后能更清楚地了解多囊肾。

患有多囊肾的因素

首先是遗传因素,医学研究发现多囊肾与遗传密切相关。

*图片来源于摄图网

其次是环境因素,包括物理、化学及生物因素。在胚胎发育过程中,某些原因会导致肾小管与集合管间连接不良,分泌的尿液在排出过程中受到阻碍,使得肾小管形成一些潴留性囊肿,最后发展为多囊肾。

多囊肾与肾囊肿

肾囊肿一般单发,囊肿数目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加,囊肿大小也随年龄增长而增大。有学者认为,肾囊肿是一种良性病变,癌变者极为罕见。

肾囊肿多发生于肾脏的上部,右肾更多见。一般来说,肾囊肿没有任何症状,大多是常规体检时超声检查发现。但是,如果囊内有出血,或者发生囊内感染,囊肿部位可出现剧烈疼痛。

多囊肾表现为正常的肾单位发生囊性扩张,肾内出现大小不一的囊肿,肾脏不同程度的增大,绝大多数呈双侧性。

多囊肾的早期表现

多囊肾患者常常出现高血压、血尿、腰部疼痛以及肾功能不全方面的症状,最常见的体征是肾区包块。

*图片来源于摄图网

出现以上医院做相应检查。同时,有多囊肾家族史的人必须提高警惕,医院就诊,通过检查来筛查是否患有此病。

肾脏B超是筛查多囊肾的最简便、最安全而最经济的方式,其影像学特点是双肾轮廓增大,并有大小不等的囊性结构,但对年轻患者其敏感性较差。

多囊肾的治疗方案

1.稳定治疗

如果患者一般情况好,腰部包块无明显增大,肾功能无明显受损,患者可暂时不行手术治疗,通过控制血压、治疗高脂血症、血管加压素受体拮抗剂和定期复查,稳定病情。

2.抗感染治疗

由于多囊肾患者肾脏解剖结构异常和尿流不畅,故易发生尿路感染,严重者可出现全身感染症状,常规的头孢类抗生素效果较差,本中心治疗发现脂溶性抗生素如:环丙沙星,甲硝唑等对此类患者的治疗效果较好。

3.肾移植手术

对于终末期多囊肾患者肾移植是最理想的治疗方法。

*图片来源于网络

多囊肾患者多在40岁以后逐渐出现肾功能不全,但并不是说,一旦确诊多囊肾后就应立即肾移植,因为有些患者肾功能相对稳定,并未发展成尿毒症。

所以,应在明确肾功能已达到尿毒症期时,才进行肾移植。

切除多囊肾指征

目前较多移植中心采取保留多囊肾行肾移植的治疗方式,少部分具有明确手术指征患者予以移植前切除单侧或双侧多囊肾,而移植后切除多囊肾的患者则较为少见。

*图片来源于摄图网

临床上较为公认的肾移植手术切除多囊肾的指征有:严重的疼痛不适、反复血尿、反复上尿路感染、严重腹胀、巨大多囊肾影响移植肾放置以及怀疑合并恶性肾肿瘤等。

肾移植术后注意事项

终末期多囊肾患者由于长期无尿,贫血,低蛋白血症,营养状态差,囊液积聚严重和水肿症状明显,术后应尽快促进胃肠功能恢复加强术后胃肠营养。

术后的并发症也需引起重视:如切口并发症,手术创面的出血感染,顽固性腹水,腹腔脏器损伤,肺部感染以及残留多囊肾的出血感染等。

此外尤其需要注意的就是移植术后遵循医嘱按时按量服用免疫抑制剂,免疫抑制过度往往是诸多术后并发症的最常见诱因。

肾友须知

综上所述,多囊肾是一种系列性疾病,此类患者接受肾移植必须在术前进行充分评估,并积极治疗其合并症,术中采取合适的手术方式,术后选择合理治疗方案及免疫抑制剂,才能确保术后移植肾的生存质量。

参考文献:

1.终末期多囊肾患者肾移植治疗经验浅谈.《中国现代医学杂志》7年第12期-,ChinaJournalofModernMedicine.

2.张纲,谢晋良,费继光.肾移植术后多囊肾切除及顽固性并发症处理经验.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7(16):..

(多囊肾治疗方案因人而异,本文仅提供参考)

往期精选

1.移植肾预警信号——蛋白尿,您中招了吗?

2.肾移植术后排斥反应的防治,您了解吗?

3.肾移植术后口腔病变的防治指南

4.肾移植术后出现水肿,您知道是怎么回事吗?

5.关于肾移植术后超声检查的那些事

欢迎转发分享!

编辑:生命之花投稿邮箱:lifespring

eastchinapharm.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yesuans.com/szwh/463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