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导览
长期以来,肺癌都是我国癌症死亡的最大威胁之一。随着肺癌的治疗理念和模式日益更新,靶向治疗的出现为晚期肺癌患者带来了更多的治疗选择,进一步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延长患者生存期。本期"肺比寻长"将为大家介绍4例晚期肺癌患者应用靶向药物获益的病例。
1病例分享病例简介:
病史摘要:
患者因“头晕、头痛2月余,伴恶心、呕吐加重2小时”就诊。
辅助检查:
MRI检査:颅内多发占位,考虑转移可能性大。
CT检查:1.右肺上叶占位性病变,考虑肺Ca可能大,请结合临床及相关检查;2.纵隔淋巴结肿大,考虑转移;以上请结合临床及其他相关检查
肺占位穿刺活检病理:肺腺癌,EGFR基因19外显子缺失突变。
诊断:
右肺腺癌伴淋巴结、脑转移,cT1N2M1cⅣ期
EGFR基因19外显子缺失突变
治疗方法:
先后给予吉非替尼、全脑放疗、贝伐珠单抗+吉非替尼进行治疗。
临床转归:
肺部原发灶和脑部转移灶缩小,达到PR。
▼点击观看完整病例介绍
2一例EGFR突变阳性晚期腺癌的治疗历程病例简介:
病史摘要:
患者因“间断咳嗽1月”就诊我院。
查体:
右下肺呼吸音低,左肺呼吸音粗,心脏听诊无异常。
辅助检查:
胸部CT:1.右肺尖段结节影,考虑周围性肺癌可能性大,建议进一步检查;2.两肺感染性病变可能,建议治疗后复查;两肺尖段肺大泡;3.纵隔内多发淋巴结显示;4.右侧胸膜腔积液;5.肝囊肿;双肾囊肿。
胸水脱落细胞学检查:(胸水)镜见癌细胞。
基因检测:EGFR21外显子LR突变。
-10基因检测:EGFR21外显子LQ突变。
-08基因检测:EGFR21外显子LQ突变合并FGFR3突变。
诊断:
右肺癌伴恶性胸腔积液cT1cN2M1aⅣA期
EGFR21外显子LR(+)
治疗方法:
一线治疗:厄洛替尼+贝伐珠单抗
二线治疗:阿法替尼+贝伐珠单抗
三线治疗:培美曲塞+卡铂+贝伐珠单抗
临床转归:
肺部病灶缩小,达到PR,脑部病灶PD。后出现肺栓塞,治疗中断。
▼点击观看完整病例介绍
3非小细胞肺癌诊疗病例病例简介:
病史摘要:
患者因“左侧胸部胀痛1月”就诊于我院呼吸科。患者于1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左侧胸部胀痛,无发热、乏力、盗汗,无咳嗽、咳痰,无胸闷、气促等不适。今日门诊行胸片示:左侧大量腔积液。病程中,患者精神、饮食可,体重无明显进行性下降,大小便正常。
查体:
左肺呼吸音低。未闻及明显干湿性啰音,无胸膜摩擦音。PS1分,BSA1.73m2。
辅助检查:
-07胸部增强CT:左肺下叶占位,考虑肺癌伴胸膜转移可能大,左侧胸腔积液。
胸水引流组织块病理:腺癌。
颅脑增强MRI:未见异常。
腹部彩超:未见异常。
骨扫描:未见异常
基因检测:EGFRExon19del。
诊断:
肺腺癌(左肺下叶,Ⅳ期,EGFR19del,PS1分)
治疗方法:
一线治疗:吉非替尼
二线治疗:贝伐珠单抗+培美曲塞+顺铂
三线治疗:奥西替尼
四线治疗:卡瑞利珠单抗+培美曲塞
五线治疗:多西他赛+卡铂
临床转归:
肺部病灶缩小后进展,换药后OS超过7年。
▼点击观看完整病例介绍
4晚期NSCLC治疗病例分享病例简介:
病史摘要:
患者因“腰疼1月”入院,门诊CT提示左肺占位。
辅助检查:
-08-27胸腹部CT提示:左肺下叶肺Ca,伴纵隔淋巴结转移,右侧部分肋骨骨质破坏,伴病理性骨折可能大,考虑转移,肝右后叶下段血管瘤,所见多发椎体、右侧髂骨、左侧髋臼多发低密度,考虑骨转移。
行CT引导下肺穿刺病理:(左下肺)腺癌伴局灶神经内分泌分化。
基因检测:EGFR(-)、ALK(-)
-02基因检测:ALK基因融合突变
诊断:
左肺腺癌TN2McⅣB期
EGFR(-)、ALK(-)
TPS﹤1%
治疗方法:
一线治疗:可瑞达+培美曲塞+顺铂
二线治疗:可瑞达+贝伐珠单抗+白蛋白紫杉醇+洛铂
三线治疗:阿来替尼
临床转归:
肺部病灶明显缩小,骨转移灶变化不大,达到PR。
▼点击观看完整病例介绍
总结
靶向治疗使人类和肺癌的关系由“你死我活”的对抗变成“冷战”,现在相对和谐的环境里“和平共处”,从而控制它的生长速度,逐渐让患者的晚期肺癌变成慢性病,延长生命周期,提升生活质量。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