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专栏健康问题要重视

红星健康栏

你有一份健康小提示等待查收

前不久,小伙伴们刚刚进行了体检,现在手上都已经拿到了体检报告,作为每天早出晚归的上班族,想没点儿病都很难,今天,小红星整理了各位小伙伴们本次体检中出现的常见问题大数据,按照常见程度排序来给比较常见的几个问题给大家讲一讲注意事项吧~

健康无小事,大家一定得认真看啦!

1

血脂异常

血脂异常是一类较常见的疾病,是人体内脂蛋白的代谢异常,主要包括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甘油三酯升高和/或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低等。血脂异常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的重要因素之一,是冠心病和缺血性脑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在我国血脂异常的发生率高,还有逐渐上升的趋势,这与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明显提高、饮食习惯发生改变等原因有密切关系。

预防及改善:

1、减少饱和脂肪酸和胆固醇的摄入。

2、选择能够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食物(如植物甾醇、可溶性纤维)。

3、减轻体重。

4、增加有规律的体力活动。

5、采取针对其他心血管病危险因素的措施如戒烟、限盐以降低血压等。

2

血尿酸异常

尿酸是嘌呤代谢的终末产物,血尿酸升高主要由核酸代谢增加和排泄减少引起。前者包括摄入高嘌呤食物和高分解代谢疾病,如肿瘤、白血病;后者包括肾功能下降及某些药物影响。

尿酸的测定是诊断嘌呤代谢所致痛风的生化标志。痛风的主要特点是高尿酸血症,由此而引起痛风性急性关节炎、痛风石沉积、痛风石性慢性关节炎和关节畸形、尿酸肾结石等肾脏病变,对健康危害极大。

预防及改善:

1、要重视常规体检,这对于无症状高尿酸血症患者非常重要,普通的常规抽血即可反映血尿酸值是否超标,及早发现,及早治疗。医院的风湿科、骨科、肾内科甚至风湿免疫科和内分泌科寻求诊断治疗。

2、养成良好的健康方式,多运动(但避免剧烈运动),控制体重,尽可能戒烟,少喝酒。已确诊的高尿酸血症患者,由于其嘌呤代谢紊乱,应避免吃海鲜、动物内脏、浓肉汁汤等高嘌呤食物;切忌“啤酒或白酒+海鲜”的搭配,啤酒、白酒本身不产生尿酸,但有抑制尿酸排泄的作用,红酒可以适当少量喝。

3、每天多饮水。普通人每天应摄入~ml的水分(包括从食物中摄取的水分),而患者在服药期间更需要增加饮水量,每天应饮用ml以上的纯水(不包括从食物中摄取的水分)。

4、慎用可能引起尿酸排泄的药物和使尿酸升高的药物。

3

脂肪肝及脂肪肝倾向

脂肪肝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肝细胞内脂肪堆积过多的病变,是一种常见的肝脏病理改变,而非一种独立的疾病。脂肪性肝病正严重威胁国人的健康,成为仅次于病毒性肝炎的第二大肝病,发病率在不断升高,且发病年龄日趋年轻化。正常人肝组织中含有少量的脂肪,如甘油三酯、磷脂、糖脂和胆固醇等,其重量约为肝重量的3%~5%,如果肝内脂肪蓄积太多,超过肝重量的5%或在组织学上肝细胞50%以上有脂肪变性时,就可称为脂肪肝。其临床表现轻者无症状,重者病情凶猛。一般而言,脂肪肝属可逆性疾病,早期诊断并及时治疗常可恢复正常。

预防及改善:

1.合理膳食。每日三餐膳食要调配合理,做到粗细搭配营养平衡,足量的蛋白质能清除肝内脂肪。禁酒戒烟,少吃过于油腻的食物,控制脂肪的摄入量,尤其要避免动物性脂肪的摄入,长期大量饮酒者应戒酒。提倡高蛋白质、高维生素、低糖、低脂肪饮食。

2.适当运动。每天坚持体育锻炼,可视自己体质选择适宜的运动项目,如慢跑、打乒乓球、羽毛球等运动。要从小运动量开始循序渐进逐步达到适当的运动量,以加强体内脂肪的消耗。

3.慎用药物。任何药物进入体内都要经过肝脏解毒,在选用药物时更要慎重,谨防药物的毒副作用,特别对肝脏有损害的药物绝对不能用,避免进一步加重肝脏的损害。

4.适当补硒能让肝脏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的活性达到正常水平,对养肝护肝起到良好作用。

4

甲状腺彩超异常

甲状腺结节发生率比较多,多数都是良性结节,如果体检彩超提示有甲状腺异常,建议小伙伴们在拿到体检报告后考虑化验甲状腺功能明确有无甲亢或甲减,如果甲状腺功能正常,建议动态观察。建议每半年到一年复查甲状腺彩超。

甲状腺是通过分泌适量的甲状腺激素,影响人体的能量代谢活动,在甲状腺疾病中,最常见的属于甲减和甲亢了。甲亢多表现为眼睛突出、饭量增大、体重异常下降等症状;而甲减,即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则表现为面色苍白、厌食、精力不济、昏昏欲睡、体重增加、月经不调、怕冷、便秘和记忆力减退等症状。

预防及改善:

1、拍X光片时,应该尽量避开甲状腺部位,特别是儿童,尤其要注意。

2、避免过度劳累,保持精神愉快,学会快速化解不良情绪,是预防甲状腺结节发生的重要方式。

3、食物应以新鲜蔬菜为主,避免肥腻、辛辣,或嗜吃海鲜了。

4、远离工作生活中的辐射环境,虽然手机等电子设备的辐射较小,但最好控制使用时间。

5、每年1次定期检查,最好采用彩超检查。有相关甲状腺病家族史的人更应重视。

6、补充酵素。人体甲状腺的健康和体内酵素含量有很大的关系,体内酵素充足,甲状腺也就越会充满活力,体内如果缺乏酵素就要及时通过外界来进行补充。

5

体重超标

如今社会生活条件好,很多人体重都会超标。似乎体重超标在如今是很常见的,但体重超标一样有很多的危害,是很多疾病的根本成因。

体重超标会增加心脏的负担,容易引起急性心衰。肥胖症患者更易发生高血压、高血脂和葡萄糖代谢异常;肥胖是影响冠心病发病和死亡的一个独立危险因素。防治超重和肥胖症的目的不仅在于控制体重本身,更重要的是肥胖与许多慢性病有关,控制肥胖症是减少慢性病发病率和病死率的一个关键因素。

预防及改善:

1、加强运动,且持之以恒。

2、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不要暴饮暴食,控制热量的摄入。

3、多喝水建议每天喝至少2升的水,因为水不仅可以帮助你快速减掉体内的脂肪,它也会让你保持身体的水分和活力。

6

血压高

高血压的症状因人而异。早期可能无症状或症状不明显,常见的是头晕、头痛、颈项板紧、疲劳、心悸等。仅仅会在劳累、精神紧张、情绪波动后发生血压升高,并在休息后恢复正常。随着病程延长,血压明显的持续升高,逐渐会出现各种症状。此时被称为缓进型高血压病。缓进型高血压病常见的临床症状有头痛、头晕、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肢体麻木、夜尿增多、心悸、胸闷、乏力等。高血压的症状与血压水平有一定关联,多数症状在紧张或劳累后可加重,清晨活动后血压可迅速升高,出现清晨高血压,导致心脑血管事件多发生在清晨。

预防及改善:

1、必须改善生活行为。要减轻并控制体重;减少钠盐摄入;补充钙和钾盐;减少脂肪摄入;增加运动;戒烟、限制饮酒;减轻精神压力,保持心理平衡。

2、针对高血压患者,应定期随访和测量血压,尤其注意清晨血压的管理,积极治疗高血压(药物治疗与生活方式干预并举),减缓靶器官损害,预防心脑肾并发症的发生。

7

胆囊异常

胆囊异常可能会导致胆囊炎、胆囊结石、胆囊息肉各项不同症状,需要根据体检结果和医嘱及时进行进一步的检查。

预防及改善:

1、胆囊异常一定需要注意早期症状,一些胆囊疾病的早期症状包括胀气、打嗝、嗳气、烧心感、便秘、消化不良,这些症状表明食物不能正常消化,这是胆囊疾病的常见症状,还可以有“阵痛”或疼痛,感觉就像在上腹部胀气或痉挛。出现胃流吐或持续的恶心、反胃,不断的疲劳和呕吐时候可能是急性胆囊炎。注意是否有过度口臭,有可能是胆囊功能失调。注意发烧、发冷和寒颤的迹象,这些通常发生在胆囊疾病的后期阶段,不过这些症状在其他疾病中也是常见的。

2、胆囊炎是肝胆的疾病,所以大多治疗和预防的方法都是从饮食方面入手。患者要建立良好的饮食习惯,首先不能暴饮暴食,暴饮暴食是诱发胆囊炎的重大因素,其次就是不能吃辛辣油腻等刺激性食物,这些食物都会增加肝胆的负担。

3、平时少吃含有高脂肪性的动物食物,多吃植物性的高脂肪食物。最后需要患者忌烟忌酒增强自身免疫性,从根源上抵制病毒。

8

T波异常(心电图)

t波是于心电图5个波段之一。心脏搏动时产生的生物电流,用心电图机从身体特定部位记录下来的电位变化图。T波异常变化常见有T波低平,T波倒置及T波高尖。按病因分:原发性和继发性。T波变化比较复杂。不过大多数T波变化是和心肌血供异常有关,如冠心病。但有时其他因素也会引起T波改变:脑血管意外、精神紧张、药物以及电介质紊乱。

所以,出现T波异常的小伙伴们还是建议大家积极安排进一步的检查,积极配合医嘱,针对自己的情况进行治疗。

预防及改善:

最重要的还是要首先做到生活习惯改变,戒烟限酒,低脂低盐饮食,适当体育锻炼,控制体重等。

9

血糖异常

血糖异常分为血糖增高和降低两种不同的情况:

1、增高

(1)生理性增高:饭后1~2小时,注射葡萄糖后,情绪紧张时肾上腺素分泌增加,注射肾上腺素后,会使得血糖暂时性增高。

(2)病理性增高:各种糖尿病、慢性胰腺炎、心肌梗死、甲状腺功能亢进、肾上腺功能亢进、颅内出血等。

2.降低

(1)生理性降低:常见于饥饿、剧烈运动、注射胰岛素后、妊娠、哺乳和服用降糖药后。

(2)病理性降低:常见于胰岛细胞瘤、糖代谢异常、严重肝病、垂体功能减退、肾上腺功能减退、甲状腺功能减退、长期营养不良、注射胰岛素过量等。

预防及改善:

1、高血糖:首先要去除血糖升高的诱因,如感染等诱发血糖升高的原因。糖尿病前期和糖尿病的治疗应该遵循“五驾马车”综合治疗的原则,包括合理的饮食、适当的运动、糖尿病知识的学习、对血糖和病情的监测以及药物的治疗。同时高血糖的患者还经常合并高血压、高血脂、高血黏度等问题,需要进行相应的治疗。

2、低血糖:一是解除低血糖症状,二是纠正导致低血糖症的各种潜在原因。对于轻中度低血糖,口服糖水、含糖饮料,或进食糖果、饼干、面包、馒头等即可缓解。对于药物性低血糖,应及时停用相关药物。

10

肾囊肿

肾囊肿是成年人肾脏最常见的一种结构异常,可以为单侧或双侧,一个或多个,直径一般2cm左右,也有直径达10cm的囊肿,多发于男性。随着年龄的增长,发生率越来越高,单纯肾囊肿一般没有症状,只有当囊肿压迫引起血管闭塞或尿路梗阻时可出现相应表现,有可能对肾功能产生影响。

预防及改善:

由于单纯性肾囊肿多无症状,对肾功能和周围组织影响不大,因此不需治疗,只要6个月到1年随诊。如果囊肿直径较大,超过5cm或产生周围组织压迫症状,引起尿路梗阻,则需要行囊液抽吸术并囊内注射硬化剂。如果囊肿巨大,直径超过10cm则可能需要手术治疗。

11

乳腺增生

乳腺增生症,既不是肿瘤,也不属于炎症,从组织学表现看:是乳腺组织增生及退行性变,与内分泌功能紊乱密切相关。本病好发于中年妇女,青少年和绝经后妇女也有发生,当今大城市职业妇女中50%-70%都有不同程度的乳腺增生。乳腺增生症常表现为乳房疼痛和乳腺摸到结节,其危害并不在于疾病本身,而是心理压力,担心自己会不会患了乳腺癌或以后会变成癌。乳腺增生症有多种病理类型,如单纯性小叶增生(占乳腺增生症的大部分),只要注意调整心态,缓解压力,就可能逐渐缓解。若乳腺小叶增生伴导管上皮增生,且呈现重度异形,则为癌前期病变(占极少部分),需积极治疗定期检查,防患于未然。

治疗及改善:

乳腺增生症是由于身体内分泌功能紊乱造成的,乳房疼痛轻者,可调节心理,缓冲压力,疼痛重者推荐中医中药治疗,定期复查。

1.心理治疗。乳腺增生症的发生往往与劳累、生活不规律、精神紧张、压力过重有关。治疗乳腺增生症首先就是要舒缓生活和工作压力,消除烦恼,心情舒畅,心态平和,症状就可以缓解。

2.中医中药治疗。中医认为乳腺增生症始于肝郁,而后血瘀痰凝成块,治宜疏肝理气,活血化瘀,软坚散结,柴胡、白芍、香附、橘叶、丹参、地龙为中医处方中的常用药。有些患者还可服用中成药,如:散结灵、乳块消、乳宁、乳康片、逍遥散或丹栀逍遥散(加味逍遥散)等。在除外乳腺恶性肿瘤的前提下还可试用中医外治疗法,如:中药乳罩、针灸、按摩等。

3.西药治疗。可采用激素类药物、碘制剂及三苯氧胺,可以缓解疼痛,因有一定的副作用,不做首选。维生素A、B6、E也有调节性激素的作用,可作为乳腺增生症的辅助用药。

4.手术治疗。乳腺增生症因内分泌代谢失衡所致,本身没有手术适应证,临床上遇到个别与乳腺癌不易鉴别的乳腺结节,亦可采用手术切除,经病理学检查明确诊断。

健康面前无小事

健康面前无小事

健康面前无小事

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大家拿到体检报告后,如果体检报告提示复查、进步一检查的,小红星提醒大家一定要重视起来,虽然不必过于大惊小怪,但也不可忽视,尤其是肝、肾功能异常如果需要进行复查,医院进一步检查哦!

上述意见、建议仅供参考,具体如何防治大家还是要以医生指导意见为准哦。希望大家都能健健康康的!

···THEEND···

文案排版:红星·综合办

图片:来源于网络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yesuans.com/szzz/521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