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寒节气后,注意补肾阳坚持做好7个一

小寒为农历二十四节气中倒数第二个节气。“大寒不冷小寒冷”,在我国,小寒是气温最低的节气,只有少数年份的大寒气温是低于小寒的。

小寒节气最易伤肾阳

老祖宗早就说过:“寒气通于肾”。在中医里面肾是水脏,对应的就是冬季,其性为寒。小寒时节,天时的寒气和人体的寒气相逢,肾阳最容易受到伤害,所以小寒养生的基本原则是:“养肾防寒”。

小寒虽冷,但阳气也在缓慢积攒、上升,是个进补的大好时节,尤其是对肾脏的补益。中医认为,肾为先天之本,肾补好了,五脏都可受益。

肾阳虚的临床表现1畏寒怕冷,四肢不温

这是阳虚最主要的症状。阳气犹如自然界的太阳,阳气不足,则内环境就会处于一种“寒冷”的状态。

2完谷不化

指的是大便中夹杂未消化食物。古人对此现象的产生有一个形象的比喻,食物的消化就好比把生米煮成熟饭,胃就好似煮饭的锅具,而阳气就好比是煮饭的火,没有“火”,米就无法煮成“饭”。

所以当阳气不足时,进入胃中的食物也就无法很好地“腐熟”(消化),而直接从肠道排出。

3精神不振

阳气不足,细胞的生命活动衰退,所以表现为萎靡懒动。

4舌淡而胖,或有齿痕

体内水分的消耗与代谢,取决于阳气的蒸腾作用。如果阳气衰微,对水液蒸腾消耗不足,则多余水分蓄积体内,导致舌体胖大。舌体胖大,受牙齿挤压而出现齿痕。

5脉象沉细

阳气不足,不能鼓动脉管,所以脉象沉细无力。

肾阳虚的症状

1腰膝酸软冷痛

出现腰痛,膝酸软、四肢泛力、手脚冰冷等症状。这是由于人体的肾阳虚所导致的人体的血亏血虚,从而不能促使人体的血液循环畅通,以及影响人体的骨骼的造血功能。

2神疲乏力

肾阳虚患者在平时会感觉到神疲乏力和精神不振,会很容易易疲劳,而且会畏寒怕冷。

3肢体浮肿

肾阳虚会出现浮肿的现象,特别是下肢的浮肿,由于人体的腰以下的水液内停,会导致肌肤的水肿。

4白带异常

还会出现月经量少,白带多、以及痛经等症状、脸色苍白、而脸部斑点多、皮肤干燥、头发毛躁等现象。

5性功能减退

最常见的症状就是性功能减退,会出现阳痿和早泄等性功能障碍疾病,容易患前列腺炎等男科疾病。

6小便异常

尿频尿急也是肾阳虚的常见症状。

养好肾阳坚持7个一

1.一个护肾穴:太溪穴

在肾经中有一个原穴,也就是肾脏原气经过和停留的部位,这个原穴就是太溪穴。太溪穴属足少阴原穴。位于足内侧,内踝后方与脚跟骨筋腱之间的凹陷处,也就是说在脚的内踝与跟腱之间的凹陷处。其双侧对称,也就是两个。

用对侧手的拇指按揉,也可以使用按摩棒或光滑的木棒按揉太溪穴,对表现为浮肿、腰酸腿冷、浑身乏力的患者效果最为明显。

2.一碗护肾粥:山药黑芝麻粥

山药内含有淀粉和蛋白质,味甘、平。具有补中益气、消渴生津、保健、养颜的功效。黑芝麻的营养成分中还包括了极其珍贵的芝麻素和黑色素等物质。具有补肝肾、滋五脏、润肠燥、补钙、降血压、乌发润发、养颜润肤等功效。

做法:取山药克,黑芝麻10克,小米或鸡头米30克,花生或板栗10克,枸杞10克,黑米30克,核桃10克,白果10克。

将山药去皮切小块,在锅里加适量的水,然后将所有食材、糖(最好冰糖)一起放入,大火烧开后转小火,等粥熬的软糯时即可。

需要注意的是一些比较难煮的食材,如山药、板栗、花生米等,最好提前浸泡一夜。

3.一道护肾菜:杜仲腰花

杜仲腰花补肾效果很不错。先把杜仲放入水中煮出浓汁,猪腰切成网状,加调料爆炒,最后淋上杜仲汁即成。杜仲补肝肾,强筋骨,猪腰可补肾固精,杜仲腰花适用于肾虚腰痛及患肾炎、肾盂肾炎后所出现的腰部酸痛症。

4.一个护肾水果:柑橘

研究发现,柚子和其他柑橘类水果中含有的一种成分可以成功阻断肾囊肿的形成。

柑橘类水果中含有的柚皮素能够对某种生化酶进行调节,这种生化酶是造成多囊性肾病的原因,因此,柚皮素能够阻断肾囊肿的形成。

5.一种护肾豆:黑豆

黑豆历来被誉为“肾之谷”,不仅味甘性平,还具有补肾强身、活血利水、解毒润肤的功效,特别适合肾虚者。

6.一个护肾动作:吞津

中医认为,津液主要有滋润、濡养的作用。吞食自己分泌的津液,有滋补脾胃“后天之本”,以固护肾之“先天之本”的功效。

具体做法为,每日晨起,微闭口唇,舌抵上腭,当嘴里的唾液增加到一定量时,随意念将其缓慢吞下,反复3-4次。长期坚持,必有益处。

7.一个护肾习惯:睡足觉

睡眠是养护肾脏的重要一环,尤其要睡好“子午觉”。

子午觉是在每天的子时和午时按时入睡,子觉是晚上在子时(23点~凌晨1点)睡觉,午觉是在午时(北京时间:11点~13点)睡觉。

“天人相应”是中医学的一大特点,即人与外界环境息息相关,中午12点左右,外界阳气最盛,此时午睡可养肾中阳气;夜半12点左右,外界阴气最盛,睡眠可养肾中阴气。

针灸、推拿治疗肾阳虚针灸

体针:关元、次髎、复溜、命门。施补法,留针30分钟,或加温针灸3~5壮。

肾球艾灸:气海、肾俞、三阴交、足三里、艾炷灸3~9壮,或艾条温和灸,每穴3~5分钟。

耳针:取耳穴肾、膀胱、皮质下、内分泌、外生殖器,白芥子理压,胶布固定,每天按压3~4次。

推拿

兜肾囊:盘膝端坐,解衣调息,将双掌搓热,然后左手兜肾囊(阴囊),梢向上用力,右手摩擦气海、关元部位,兜擦81次,再左右手调换,再兜擦81次。

摩肾俞:临睡前坐于床,解衣垂手,略作纳呆闭口,舌抵上颚,目视顶门,提缩肛门,数十次,然后两掌贴于肾俞穴、中指正对命门穴,作环形摩擦次。

摩涌泉:端坐或单盘坐,双手擦热,一手握持足趾,另一手施摩涌泉穴,不计其数,以热为度,左右手互换,再加上法施摩另一边涌泉穴。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yesuans.com/szgy/608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