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有这样一群“超”人,他们用一个探头、一些耦合剂,应用娴熟的操作手法,在被检身体的疑似病灶部位“游走”;他们的双眼紧盯仪器屏幕上不断变化的呈像,开始“地毯式”搜查,捕捉“病魔”的踪迹,直至锁定目标。
这群“超”人就是不断进取、团医院超声科团队。
目光如炬
他们是临床诊断的“第三只眼”
每天八点,工作准时开始,医院门诊楼二楼的超声诊室“火力全开”。等候超声诊断的队伍,有条不紊地从侯诊区域移动分流到每个检查间。这样的场景在超声科很常见,忙碌起来的话甚至要持续到晚上下班或者更晚。
超声诊室内,超声科主任李惠莲和她的同事,手眼并用,注意力高度集中。他们右手紧握探头扫查患者的脏器,左手操纵着仪器调节板,变换着亮度和对比度,一边检查着病人,一边询问病史。“简单的超声检查几分钟就能搞定,复杂的有时候要花半个小时以上。”李惠莲介绍道,“超声科作为临床诊断的‘第三只眼睛’,以精准的诊断帮助临床作出决策、引导治疗,因此必须保持专注。”
在医院,超声检查无处不在,所以超声医生也无处不在。李惠莲和团队成员深知:仪器“说话”、精准的诊断的背后,是“火眼金睛+临床经验”的双重配合。
超声科在检查中曾碰到过这样一名患者:40多岁的王女士(化名)医院诊断为甲状腺结节TI-RADS分类3类。而结合患者医院先后多次的超声检查以及多年的临床经验,李惠莲判定这名患者至少是“甲状腺结节TI-RADS分类4类”,建议细针穿刺活检。
超声检查影像
患者病理诊断:甲状腺乳头状微癌,肿瘤大小0.4cm*0.4cm*0.3cm,病未侵出甲状腺外,周围合并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甲状腺旁淋巴结(0/1)未见癌转移。送检“颈部IV淋巴结”见癌转移(1/2枚)
“大部分甲状腺癌,如果能够及时进行早期干预手术,就能够有效治愈。”最后,王女士在移交普外科进行后期切除手术后的相关检查完全印证了李惠莲的结论。王女士术后恢复良好,心怀庆幸和感激。
这样的情况在超声科并不少见。“很多癌症等重大疾病都是通过超声检查发现的!借助彩色多普勒超声、弹性超声、超声造影、术中超声等检查方式,超声科对疾病的发现及良恶性判断有着重要的作用。”李惠莲介绍,“甲状腺等浅表器官的超声诊断,与消化系统、泌尿系统、妇科等腹部超声检查、心脏及血管超声检查,目前在我们超声科属于较为成熟的常规超声检查。”
厚植方寸影像
他们是令患者安心的“超”人
“很多人都认为超声科的工作很轻松,上班时间都是坐着的,就是操作机器、比划探头、得出报告,技术含量不算高。”
谈及这点,李惠莲深有感慨,“实际上超声科的工作不止是检查,我们可以诊断、也可以治疗。”如今,医院超声团队除了常规检查项目的开展,也会配合其他学科开展超声下的介入治疗,譬如超声引导下囊肿穿刺与治疗。“今后,我们超声科也会逐步引入新技术,拓宽超声科的诊疗范围”,以期为患者疾病的诊治提供更多便捷,减少患者的诊疗费用。
超声检查影像
50多岁的吴先生(化名)术前彩超探查有左肾囊肿。手术时,超声科予以配合,在超声引导下完成囊肿穿刺、抽液、注射硬化剂等。术后彩超多次复查,左肾的位置囊肿已消失。患者对治疗效果非常满意,术后第二天就能正常活动。
“这种超声引导下的微创治疗,创伤很小,经济又有效,有益于患者。”李惠莲说道,“加上术中无水酒精对囊壁的硬化,后期复发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李惠莲对科室成员的基本要求,就是:保持细心和耐心,给患者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做令患者安心的“超人”!要做到这点,关键在于:第一,检查时细致认真,不漏掉任何一个细节;第二,面对患者的不解和疑问时,要能耐心地回答。
病例讨论
“对医生而言,医学知识学无止境,超声医生也不例外。”为了使每张超声报告单都能准确反映病症,他们不仅要学超声科的知识,其他临床知识也要有所涉猎。“超声检查面对的是所有的临床科室,因此了解全身疾病发病特点、相关的人体构造、超声图像特征等更能快速准确地做出判断。”李惠莲补充道:“除此之外,每次做完检查,我们都要跟进病人的手术结果,术后随访,判断超声报告单跟临床检查、治疗的实际结果是否一致。”
医院鼓励
凡是过往,皆为序章。从年刚刚成立时候“仅有3台设备”到目前的“有了数台先进的设备、一套完善的体系和一支专业的团队”,20多年来,医院超声科全体同仁本着团结协作、医院医疗事业的发展添砖加瓦。
今后,医院超声科将继续秉承科学、严谨、务实的工作作风,在超声影像的小天地里,不断提升专业技术和服务水平,孜孜不倦、砥砺前行,为更多人解除病痛。
科室简介医院超声科成立于年,现超声团队共有7人,副主任医师1人、主治医师2人,高年资住院医生3人,护士1人。
设备配备:现有迈瑞-RE7彩超机1台、迈瑞DC-80彩超1台、日立-Avius等日立彩超机数台、百胜MylabSvn彩超机1台、开立便携式彩超机2台。
业务范围:腹部超声检查、浅表器官超声检查、心脏超声检查、周围血管超声、腔内超声检查及部分介入性超声。
医生介绍李惠莲,副主任医师,超声科主任,毕业于福建医科大学临床医学影像系,学士学位。医院心脏超声科进修;医院超声科进修;泉州市超声医学会理事会委员;曾发表论文数篇。
专长:长期从事腹部、浅表器官、心血管、腔内超声及部分介入性超声,具有丰富的临床诊断经验。
整理编辑:木可
*1.图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2.转载请注明出处:泉州医声
3.投稿邮箱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