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要讲一个非常罕见的医疗诉讼案例,也算是一个比较深刻的临床教训。
为什么说它罕见呢?一方面是这个案子的上诉理由,之前很少有患者用这个理由告赢的。另一方面,这个案子在正式开庭之前做过2次医疗事故鉴定,结论都认定医方无责。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法院不仅推翻了这个无责鉴定,还判了医方赔偿多万。
法院凭啥这么做?这事儿给我们的临床教训是什么?先让我们先从案件的最开头讲起。
事件经过:打完疫苗肾衰了
事情发生在湖南省岳阳市华容县。
图虫创意
年9月,这个县里的一所学校,收到了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发放的《关于开展acyw群流脑疫苗(以下简称疫苗)接种通知》。
学校接到县里的通知,就按照要求向学生们做了接种疫苗宣传工作。
学校宣传完后一个月,也就是年10月22日,县卫生院作为接种承办单位,派专人来到学校给学生接种疫苗。本案的被害人吴某,正是这所学校的九年级学生。
接种疫苗当天,吴某就出现了身体明显不适的现象。过了3天,他发现身体没有好转,医院看病,医院没有明确他的病症。
看完病第二天,吴某向学校说明了自身情况,学校立刻向接种单位县卫生院通报。随后,县卫生院派人将吴某带回县卫生院门诊,在未明确诊断的情况下,给他注射了头孢噻肟、葡萄糖酸钙和生理盐水。
然后他再次医院。入院3天后,吴某出现了全身浮肿、厌食、反胃等症状,县医院随即停止治疗。
又过了2天,吴某确诊肾功能衰竭,由于他的血钾已经达到临界值,有生命危险,医院医院去。
于是吴某的父母来向学校、县疾控中心和县卫生院商讨儿子的转院事宜,但是协商未果。随后,患者父母把儿子送到医院。
湘雅附一入院诊断为:肾功能不全(查因),急性肾损伤,慢性肾炎。经住院治疗后,患者确诊为:慢性肾炎综合症,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慢性肾功能不全(CKD5期),肾性贫血,矿物质和骨代谢异常。
此后,患者一直在接受血液和腹膜透析,保持药物治疗,同时等待肾源移植。华容县人民调解委员会也在此期间介入,经协调决定,县卫生院、县疾控中心给予患者补助16万元,学校给予补助及募捐11万元。
各方还约定,这次补助完之后,如果患者后续要再次索赔,就必须得走法律途径起诉,并由权威机构进行医疗事故鉴定,不接受私下调解了。这事儿也算暂时告一段落。
鉴定:医方做法没毛病,患者二级伤残不属于医疗事故,医方无责
半年后,患方决定起诉,一口气把学校、县卫生院、县疾控中心都给告了。
年4月8日,医院司法鉴定中心进行医疗损害鉴定。很快该司法鉴定中心回复,以「鉴定要求超出本机构技术条件和鉴定能力」为由退回了鉴定委托。
法院被退回委托后,又由县卫生院再次申请鉴定。7月5日,岳阳市医学会出具鉴定结果。简单概括一下就是:医方给患者打疫苗没问题,打疫苗和后面患者肾衰没有直接关系,本例不属于医疗事故。
1.接种行为符合疫苗使用原则,有接种适应症,无禁忌症;
2.无证据证明为患者使用头孢噻肟等输液对肾功能造成不良影响;
3.根据相关诊断标准,确诊患者患中-重度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的病程发展至少要3个月以上,本病例从接种到肾活检时间,不符合疾病发展客观规律;
4.没有证据证明疫苗能引起慢性肾炎综合症;
5.接种过程存在未尽告知义务、未如实记录告知和询问的过失行为,但与患者患病无因果关系。
患方对这个鉴定结果不满意,再次提出上诉。这次换成更上级的湖南省医学会鉴定,但结果和之前的没啥区别:给患者打疫苗没毛病,患者的异常反应和个人体质有关,医院没关系。
1.本案疫苗来源合法、储运规范,患者有接种适应症,证据证明患者接种前身体健康,无接种禁忌症;
2.接种疫苗后患者相继出现接种部位红肿、疼痛等不适,与患者个体体质有关,对于一般性异常反应可先行观察,而本例中给予患者头孢噻肟等处理,不违反医疗原则;
3.医院诊疗资料,患者存在肾功能损害,其病因复杂,不排除与接种疫苗引起的超敏反应有关,也可能是其他因素引起;
4.医方存在的过错与患者损害后果无因果关系。
此外,根据岳阳市华天司法鉴定所结果:患者属于二级伤残,存在大部分护理依赖。后期移植费用(包括肾源)需30~35万元,术后服用抗排异及其他药物每年需4万元,抗排异药物浓度检测每年约需5千元。
也就是说,这个九年级的学生患者最终成了二级伤残,但2次医疗鉴定结果都一致认为这事和医方没关系。这意味着,患方很可能要自行承担后续全额的医疗费用。
一审:无责鉴定没用,医方赔钱
出乎意料的是,尽管2次鉴定结果都说医方无责,华容县人民法院在一审过程中直接驳回了这两份结果,表示「不作为有效证据采用」。也就是说,这两份无责鉴定没用了。
在讲解法院判决理由之前,为了便于理解,我们先简单介绍一下我国的《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
根据条例,本案中的acyw群脑膜炎病毒疫苗属于二类疫苗,在疫苗接种过程中,医方有告知和记录的义务,患方有如实提供自身健康状况的义务。接种疫苗后,无论发现或疑似异常反应,各单位都要及时上报,上级部门接到报告后要「立即处理」。
这个「立即」怎么定义?按照《预防接种工作规范》,每一级的上报时间都要求2小时内,而且7日内要完成初步调查。
这三个被告,主要问题就出在了「义务」和「立即」两个关键点上。法院认为,三名被告存在如下过错:
1.县疾控中心、卫生院对患者接种前,未尽告知义务;接种时未按规定询问患者健康状况、有无接种禁忌等情况,并记录告知情况。
2.患者接种4天后向学校反应不适,学校向县卫生院上报时,卫生院未及时向卫生主管部门、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报告。
3.县卫生院患者进行门诊治疗期间,未按《病历书写基本规范》的要求书写病历。无患者病症、病因检查、诊疗发药、收费、输液记录;且在未查明病因情况下向吴某注射氯化钠、头孢噻肟、葡萄糖酸钙等属于「肾病慎用、控制剂量」的药品;
4.县疾控中心、卫生院中心发现吴某肾功能衰竭后,未立即报告上级部门,贻误患者诊治时机。
5.学校作为疫苗接种宣传方,未向学生监护人告知接种环节,未尽管理责任。
法院强调「我国侵权责任法第五十八条规定,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和有关诊疗规范的规定,是判断医疗机构人员存在过错的最直接的标准」,也就是说,不能只考虑病因和结果之间从医学角度看成不成立,还要看整件事情符不符合诊疗规定。
同时根据民事诉讼法,医疗事故技术鉴定虽然是卫生行政部门作出行政处罚的法定依据,但并不一定作为诉讼的证据。
法院表示,「对于以上事实,具有一般医学科学知识的人都可确信,医疗机构存在过错。」所以法院决定,医疗无责鉴定结论不作为判决的有效证据。
最终一审判定,由于患者接种前身体无病症,县疾控中心、县卫生院应共同连带赔偿患者全部损失。其中县疾控中心承担60%责任,县卫生院承担40%责任,学校承担补充责任,共赔偿患者各项损失万元。
被告不服上诉,二审:一审判的没错
一审判决之后,本案三名被告均表示不服,再次提出上诉。上诉过程中,医院进行肾移植手术,接受抗排异治疗。
同一时期,该疫苗生产厂家「成都康华生物制品股份有限公司」在获得患者及三名被告都承诺「患者的损害不是疫苗质量问题引起」的之后,同意补偿患者万元,并真正支付了50万元。
岳阳市中级人民法院二审后认为,患者所患慢性肾炎并不必然导致目前损害结果,因此患者不应自行承担部分损失。此外,医院和县疾控中心责任比例恰当。
学校虽有一定过错,但已经通过自筹以及募捐方式已向吴某支付11万元,法院二审确定,学校不应再承担赔偿责任。
最后,由于患者损失已经通过医保报销一部分,因此根据实际发生部分,法院确认患者的损失为万元,医院和县疾控中心按责任比例分别承担,并互负连带责任。
医疗鉴定的通病与法官的水平
说了这么多,我们基本可以弄清楚法院否定无责鉴定结果的理由了。
本案中,2次医疗事故鉴定都回避了「医疗机构违反行政法规」的情况,似乎都「只有损害后果是由医疗行为直接引起」的才能评价为医疗事故和过错。
目前,由于大部分法官缺乏医疗专业知识,我国医疗纠纷案例裁决往往极大程度依赖于第三方医疗鉴定的结果。
与此同时,这种「只评价医学问题,不考虑行政违法行为」的情况,又往往是我国医疗事故鉴定的通病之一。有时,部分医疗事故鉴定甚至连医方伪造患者签名的问题都不予评价,这显然是有问题的。
考虑到之前因「疫苗反应」上诉的案子,很少有患方胜诉的先例,本案患方能够获得超过万元赔偿,我想,这和法官的水平大有关联。
结合目前医疗鉴定的部分不足和通病,以及我国医疗纠纷判决对鉴定结果的高度依赖,这一罕见案例真是属于患者运气好,遇到了这样一位有能力判别鉴定结果的法官。
虽然承担了损害后果,但至少得到了经济上的赔偿。而其他人遇到类似的情况,也许就不一定有这么幸运了。
本文作者张永泉,国浩律师(天津)事务所
点击下方关键词即刻获取相应文章
感冒猝死定制头像
失眠药
气到中毒流感咋治
急救药
碱中毒
被猪咬伤需要打狂犬吗
CPR按断肋骨
糖皮质激素
见光死药物
五颜六色的尿
孕妇退热
变色龙奥美拉唑
少年服感冒药后自杀
激素停药
HP阳性要不要治
神助攻维生素B6
降压药
纠正低血钾
阿托品和莨菪两兄弟
抗菌药
非甾体抗炎药
林黛玉的病
脱发
首发
丁香园
编辑
刘昱、鹤儿
投稿及合作
zhaohe
dxy.cn题图
站酷海洛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