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爱心救助 http://m.39.net/news/a_6213625.html苍耳子:cangerzi
苍耳、老苍子、苍子、葈耳、苍刺头、毛苍子、痴头猛、羊带归
《神农本草经》
辛温解表药
安徽、黑龙江、辽宁、内蒙古、山东、江西、湖北、江苏、河北及河南。
苦、甘、辛,温、小毒。
归肺、肝经。
发散风寒,通鼻窍,祛风湿,止痛。
风寒感冒,鼻渊,风湿痹痛,风疹瘙痒。
中药对比苍耳子别名老苍子。性味:苦、甘、辛;温、小毒;归肺、肝经。功效:发散风寒,通鼻窍,祛风湿,止痛。主治:风寒感冒,鼻渊,风湿痹痛,风疹瘙痒。
辛夷别名望春花。性味:辛,温;归肺、胃经。功效:发散风寒,通鼻窍。主治:风寒感冒,鼻塞,鼻渊。
苍耳子和辛夷共性为:二药皆具辛散温通之性,散风寒、通鼻窍、止头痛,二药对鼻腔疾患,内服外用,有较好疗效,为治鼻渊要药,适当配伍,偏寒、偏热均可应用。差异为:苍耳子偏于散头部风湿,主治风寒头痛鼻塞,鼻渊头痛,鼻流浊涕,既能散风通窍,又能祛风湿,兼治风湿痹痛或通身瘙痒,适当配伍,偏寒、偏热均可应用;辛夷以“辛”“夷”而名,辛散温通,芳香走窜,专于走上,偏于散上焦风寒,开宣肺窍,为治鼻渊头痛,鼻塞,香臭不闻,浊涕常流等之要药。
性状鉴别苍耳子呈纺锤形或卵圆形,长1~1.5cm,直径0.4~0.7cm。表面黄棕色或黄绿色,全体有钩刺,顶端有2枚较粗的刺,分离或相连,基部有果梗痕。质硬而韧,横切面中央有纵隔膜,2室,各有1枚瘦果。瘦果略呈纺锤形,一面较平坦,顶端具1突起的花柱基,果皮薄,灰黑色,具纵纹。种皮膜质,浅灰色,子叶2,有油性。气微,味微苦。
用法禁忌内服:3-10克,水煎服。血虚头痛忌用。或入丸、散。外用:适量,捣敷;或煎水洗。血虚头痛不宜服用。过量服用易致中毒。
现代研究苍耳子果实含有苍耳苷,种子含有脂肪油等成分。
苍耳子含苍耳子苷、树脂、脂肪油、生物碱、维生素C及色素等。
苍耳子含苍耳子苷(Xanthostrumarin)、氢醌、生物碱、β-谷甾醇、豆甾醇、脂肪油。苍耳子种子含羟基苍术苷。
药理研究苍耳子的主要药理作用有:降血糖,抑制心脏,抗炎,镇痛,镇咳,平喘,调节免疫,抗肿瘤,抗凝血酶,抗细菌,抗病毒等。
苍耳子种子含羟基苍术苷,有明显降血糖作用。
苍耳子煎剂可镇咳,抑制心脏活动。煎剂在体外对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肺炎球菌等有抑制作用。
苍耳子醇提取物对红色毛癣菌有抑制作用。
苍耳子的主要毒性成分,可能是一种苷类性质的物质,它能引起动物的血糖急剧下降而致惊厥和死亡。动物的病理解剖还发现,中毒后肾脏、肝脏都受到损害,脑组织有继发性水肿。
水浸或高热处理可解除其毒性。
中药附方1、治诸风眩晕,或头脑攻痛:苍耳仁克,天麻、白菊花各15克。(《本草汇言》)
2、除风湿痹,四肢拘挛:苍耳子克。捣末,以水一升半,煎取七合,去滓呷。(《食医心镜》)
3、治大麻风:苍术克,苍耳子克。各为末,米饭为丸,如梧子大。日三服,每服10克。忌房事三月。(《洞天奥旨》)
4、治妇人风瘙瘾疹,身痒不止:苍耳花、叶、子等分,捣细罗为末。每服以豆淋酒调下10克。(《圣惠方》)
5、治鼻流浊涕不止:辛夷25克,苍耳子12.5克,香白芷50克,薄荷叶2.5克。上并晒干,为细末。每服10克,用葱、茶清食后调服。(《济生方》苍耳散)
每日猜一猜小提示:性味:辛,凉;归肺、肝经。
昨日猜一猜答对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