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气温变化的天气无疑增加了中老年人群脑梗死等脑血管病发病的风险。我院专家特别提醒,在气温变化时,高龄且伴有三高、肥胖、抽烟饮酒等高危因素的人群,需要高度警惕脑梗死的发生、尤其是疾病的早期表现。
今年88岁的王爷爷,一年前出现了间断性头晕、头蒙的症状,也没有太当回事。一个月前的一天下午,突然出现了双下肢无力,休息以后症状并没有缓解,为了进一步治疗来到了我院内一科。诊断为:1、急性脑梗死;2、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3、右肾囊肿。
病人入院后,针对患者的病情,内一科主任陈爱立即组织专家进行会诊,针对会诊结果制定了适合王爷爷的治疗方案和诊疗护理计划,经过一段时间的精心治疗和护理后王爷爷病情好转。
王爷爷说“人老了,最担心的就是给儿女添麻烦,医院的医护人员,让我能恢复,腿也有劲了。”
王爷爷的儿女也说道:“太感谢了,这次情况太严重了,老人年纪也大了,选择你们选择对了,现在你看都好了,实在不知道怎么感谢你们”短短的几句话对我院医护人员来说,是对他们工作的充分肯定,当医护人员用爱、用责任为患者付出的时候,也获得了认可与感动,医患之间心换心、情暖情,用信任和理解共筑和谐。
相关链接
脑梗死又称缺血性卒中,中医称之为卒中或中风。脑梗死是由各种原因所致的局部脑组织区域血液供应障碍,导致脑组织缺血缺氧性病变坏死,进而产生临床上对应的神经功能缺失表现。脑梗死依据发病机制的不同分为脑血栓形成、脑栓塞和腔隙性脑梗死等主要类型。其中脑血栓形成是脑梗死最常见的类型,约占全部脑梗死的60%,因而通常所说的“脑梗死”实际上指的是脑血栓形成。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