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医院主任医师、教授李定国
在日常生活和诊病治病中,我们会经常接触到酒精。酒精的化学名称叫乙醇,其化学分子式为CH3CH2OH,外文为Alcohol,世界各国几乎都按Alcohol音译来称谓酒精。我国民间把酒精称为“火酒”。如何正确使用酒精呢?
内外兼修功能多
酒精在医药上的用途广为人知,但多数人只知道它是打针时作为局部消毒用的。然而,酒精除了用作局部消毒外,它在医药上还有不少用途。它既可直接涂抹进行消毒或者治病,用酒精浸泡器械进行消毒,酒精灯在检验的某些项目或细菌培养采样时的特别用场。而且还可配制各种酊剂内服或外用。在抢救急性肺水肿中,酒精湿化氧气吸入的抗泡沫疗法独显其效。近代使用无水酒精局部注射治疗多种疾病甚至癌症取得了显著的进展。在医院里无论是内科、外科、小儿科、妇产科、检验科、病理科……酒精都会发挥它的应有作用,因此,堪称它为“全科药物”。
淡搽浓抹各相宜
市售的酒精有95%与75%的酒精两种。以95%的酒精与水任意混合,可配制成各种不同浓度的乙醇溶液。不同浓度的乙醇溶液具有不同的用途,我们可根据需要使用相应的浓度,这可说是“淡涂浓抹各相宜”。
1.70%~75%的酒精溶液用于灭菌消毒,此浓度杀菌力最强。在70%~75%的酒精作用下,乙醇能渗入细胞内,使蛋白质凝固变性,从而起到杀菌的作用。低于这个浓度,其渗透脱水作用减弱,杀菌力不强;而高于此浓度,则会使细菌表面蛋白质迅速脱水,凝固成膜,妨碍乙醇透入,削弱杀菌能力。可见,作为消毒用的酒精浓度只能是70%~75%,以75%最佳,故消毒用的酒精浓度可说是“高不成,低不就”。民间有的人用白酒来消毒杀菌,其实是起不到什么作用的。因为一般白酒的酒精含量均在65%以下。
2.40~50%的酒精用于防褥疮。长斯卧床病人受压部位的皮肤,用50%的酒精擦拭后可减少汗腻,促进局部血液循环,以达到防止局部皮肤久压而坏死酿成褥疮。在没有酒精的情况下则可将酒精含量40%~50%(40°~50°)的白酒用来局部按摩预防褥疮。
3.25%~35%的酒精拭浴可以降温,对高热病人以此浓度的酒精擦拭四肢及血管丰富的腋下、腹股沟、颈部等部位,可使局部血管扩张、皮肤发红,加速血液循环以利散热;而且酒精在挥发时也会带走一些体热而利于降温。酒精拭浴通常用于婴幼儿高热时的物理降温,所以使用25%~35%这低浓度的酒精,就是考虑到婴幼儿皮肤娇嫩之故。同样,酒精含量25%~35%(25°~35°)的白酒,也可以给高烧的病人擦浴退热。但是,有些家长在给宝宝进行酒精拭浴时,由于酒精过浓或擦拭时间过长,或给新生儿拭浴,而使宝宝发生酒精中毒。因此,特别提醒的是新生儿不宜用酒精拭浴。婴幼儿酒精拭浴也要注意方法要合理,具体做法——①药店购买的95%酒精取一份,加两份温水搅拌均匀备用;如果是75%的酒精,加的温水量与酒精相同,也可以用60°的白酒代替,使用白酒时,可以用一份白酒加2/3份水来调和,也可以加冰块来增加降温效果。②用纱布或者小毛巾蘸湿后擦拭宝宝的身体,一般是血管分布比较多的部位,比如颈部、腋窝、大腿根部等等,这些部位血液循环快,血管表浅,容易散热。③涂擦时按照一定的顺序,由上至下,从左往右,用拍擦的方式进行,擦至皮肤微微发红,注意擦过的身体部位的保温。动作要快,每次5~10分钟即可。
吸入救治肺水肿
急性肺水肿是心内科急症之一,患者突然出现严重的呼吸困难,端坐呼吸,伴咳嗽,常咳出粉红色泡沫样痰,病人烦躁不安,口唇紫绀,大汗淋漓,心率增快,两肺布满湿罗音及哮鸣音,严重者可致死亡。因此,必须立即静脉注射强心剂、注吗啡镇静和吸氧等措施。由于肺泡内充满泡沫样痰液,阻隔肺泡了的气体交换,因此,必须在及时吸氧以改变呼吸困难的同时,采用抗泡沫疗法,目的是使肺泡内的泡沫破裂变成液体,使其所占容积大大减少达到改善气体交换的目的。通常是采用酒精湿化(氧气)吸入,此法可增加气体交换面积,任何肺水肿患者均可使用。方法——用鼻导管法吸氧时使氧通过95%酒精,用面罩法吸氧湿化时须改用20%~30%酒精,以减低表面张力。
局部注射显奇功
1.治疗肝癌:无水酒精(99.7%)注射法治疗肝癌已经应用多年,是在B超或CT导引下,将穿刺针经皮穿刺入瘤体内,注入无水酒精,以治疗肿瘤。主要作用机理是利用无水酒精对肿瘤组织迅速脱水固定作用,使肿瘤组织缺血坏死。
2.治疗肾囊肿:在B超引导经皮穿刺到肾囊肿内,将无水酒精注入囊肿内,可使囊肿缩小乃至痊愈。
3.治疗上消化道出血:有人用99.7%以上的无水酒精作局部注射治疗上消化道出血。该法可用于不能耐受手术的患者或年老体弱者的局部止血。
4.治疗三叉神经痛:乃是对三叉神经周围支用无水酒精注射,依疼痛部位及范围不同分别行阻滞疗法。其方法为先注入2%利多卡因0.5~1毫升,观察3~5分钟。疼痛消失或被阻滞神经的分布区出现麻木,然后再注入99.7%以上的无水酒精0.5~1.5毫升。拔针后压迫穿刺部位5~10分钟。如一次注射后疼痛未消失或好转,可间隔5天重复注射。
配作酊剂用途广
酒精作为溶剂浸泡药材和调配化学药品,制成酊剂、醑剂、搽剂、擦剂、洗剂等供内服或外用,其用途十分广泛。比如,我们最常用的碘酒,就是将碘和碘化钾用酒精和蒸馏水配制而成的酊剂。紫药水(又名龙胆紫、甲紫)则是甲紫的2%的酒精溶液。内服的如健胃的陈皮酊、大黄酊,止泻的复方樟脑酊等等。由酒精配制成的酊剂、醑剂、搽剂、擦剂、洗剂在止痒,治癣及治疗多种皮肤病方面均广为应用,其方剂甚多。如治癣的土槿皮酊、硼酸酒精、复方苯甲酸酊、复方间苯二酚擦剂、各种癣药水等等;治疗痤疮、酒渣鼻的氯灭疥醑、复方硫磺洗剂等。此外,还有治疗斑秃、头皮屑、手足多汗、冻疮、神经性皮炎、白癜风、痱子等等,都有不同的酒精制剂。值得一提的是古代的“蒙汗药”就是蔓陀萝花(洋金花)的“酊剂”。而华佗则是在古代民间“蒙汗药”成分的基础上,添加一些药物而创制出口服麻醉剂——麻沸汤,从而开创了我国在麻醉的情况下施行外科手术的先河。
妥善存放保安全
酒精是水样的“身体”火样的“性格”,“一朝发火必成灾”,因此,必须放置在离火源和高温远的地方存放。酒精溶液挥发,容器必须盖紧。酒精是易燃品,不能邮寄,不能登机。医用酒精与工业酒精不同,工业酒精含有甲醇,故不能用于人体的消毒,因为甲醇会导致中毒,用于皮肤消毒也会有部分被皮肤吸收,中毒后严重的可导致失明甚至死亡。由于工业酒精和食用酒的有效成分都是乙醇,故而也被一些不法商家用来制作食用酒。这种“酒”被人饮用后,就会产生甲醇中毒,所以用工业酒精勾兑的酒也叫“毒酒”。
(声明:本文版权归大众健康杂志所有,谢绝转载,侵权必究。)
如果您喜欢,就扫描一下指纹,白癜风早期有什么症状北京中科医院爆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