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慢性乙型肝炎(CHB)仍是对人类生命健康构成严重威胁的一种传染性疾病,在我国就有约万例慢性乙肝病毒(HBV)感染者,其中CHB患者万~万例,百姓苦乙肝久矣!因此,世界卫生组织与我国“健康中国”计划,先后提出“到年消弭乙肝病毒”目标,而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在于提高和规范临床CHB诊疗水平。
为了使广大临床工作者凝心聚力,学习、交流和分享临床CHB诊疗经验,由《中华肝脏病杂志》编辑部主办、《国际肝病》编辑部承办,吉利德科学支持的“肝愈之道·立足疗效——慢乙肝临床经验分享大赛海选赛”,面向CHB治疗领域的专科医生开启临床经验分享大赛,从单个病例入手,分享中国CHB患者的广泛性治疗、个性化治疗经验及患者预后情况,已完成的六场在线海选赛场场精彩纷呈。《国际肝病》从前三场海选赛的30个病例中,挑选3例各有侧重的精华病例,连同海选赛专家点评整理如下,供广大读者交流与分享。
病例1
一例恩替卡韦初治患者耐药后治疗经验思考
医院感染科
病例介绍
患者金某,女,52岁,本次因有CHB病史4年,外院体检“肝功能异常”就诊治疗。
现病史:患者年检查发现“HBsAg(+)”,肝功能正常,HBVDNA水平、B超、AFP等检查结果不详,后未复查;年6医院体检,查肝功能:总胆红素24.9μmol/L,直接胆红素14.4U/L,ALT.5U/L,AST.6U/L;上腹部MRCP:胆囊术后改变,胆囊窝少量积液,肝内胆总管轻度扩张,肝右前叶囊肿,腹膜后小淋巴结。医院予“静滴保肝治疗”,效果不佳,患者为求进一步诊治至本院治疗。患者无胆囊切除术外的既往病史,个人史无特殊,否认乙肝家族史及治疗史,入院体格检查无特殊。辅助检查
血清学检测:HBsAgIU/mL,HBsAb:1.9mIU/mL(阴性),HBeAg:82.86S/CO,HBeAb:3.27S/CO(阴性),抗HBc:6.24S/CO病毒学检测:HBVDNA:5.75E+07IU/mL肝脏生化:ALT:U/L,AST:94U/L,TG:2.05mmol/L其余血常规、病毒、免疫及代谢指标未见异常腹部超声:肝区回声增粗、分布欠均匀,血管走向清晰,肝右叶可见两枚液性暗区,大的约2.0cm×1.5cm,界清,后壁回声增强,门静脉内径1.1cm;脾厚4.0cm,脾门处可见一枚类脾样回声,大约1.1cm×0.9cm,界清入院诊断:HBeAg(+)慢性乙型肝炎治疗经过
患者HBVDNA阳性且ALT升高,符合年版我国《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起始抗病毒治疗的适应证[1],因此于-6-18开始予患者恩替卡韦(ETV)0.5mg每日一次(QD)治疗,并建议患者忌酒,清淡饮食,少油腻,适当补充营养和运动。患者起始抗病毒治疗后,随访监测的肝脏生化指标、CHB标志物、HBVDNA定量等结果如表1所示,可观察到患者ALT/AST等生化指标治疗后复常,HBsAg定量较基线显著下降,但-5-7患者复查时,HBVDNA仍有3.44E+02IU/mL,患者未遵医嘱接受耐药突变位点检测,直至-1-13复查时,HBVDNA定量持续上升,患者同意接受耐药突变位点检测,发现MI耐药位点突变,但仍对替诺福韦(TDV)治疗敏感。表1.患者抗病毒治疗期间的监测指标变化情况根据年版我国CHB防治指南对核苷(酸)类似物(NAs)耐药挽救治疗的推荐,患者可换用富马酸替诺福韦酯(TDF)或丙酚替诺福韦(TAF)治疗。在一项对韩国多重耐药CHB患者开展的随机对照临床研究中[2],多重耐药患者换用TAF的抗病毒疗效非劣于继续使用TDF,且ALT正常率呈上升趋势(见图1),患者骨肾安全性也得到改善。图1.对韩国多重耐药CHB患者,TAF抗病毒疗效非劣于TDF,且治疗后ALT正常率更高治疗团队基于此结果及患者年龄(52岁),推荐患者换用TAF治疗,-1-13至-5-5期间,患者先按照ETV+TAF方案治疗,HBVDNA水平在治疗2月后降至检测下限以下,ALT、肾功能指标及血脂水平均正常;此后患者换用TAF25mgQD单药方案进行抗病毒治疗,相关监测指标变化如表2所示,可见治疗4月后HBVDNA水平又回升至89.4IU/mL,因此年10月再用回ETV+TAF联合治疗。表2.患者换用TAF治疗后的随访监测指标病例分析
本例患者属于较为少见的ETV治疗后早期耐药患者,虽然HBVDNA水平处于较低水平(低病毒血症,简称LLV,定义为HBVDNA水平20~IU/mL),但仍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