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联合抗逆转录病毒疗法(cART)在HIV中的应用,非AIDS并发症包括急性肾损伤(AKI)的发生率大幅增加。cART时代,HIV相关性肾病和HIV免疫复合物肾病发生率有所下降,但抗逆转录病毒药物肾毒性却成为导致HIV相关性AKI的重要原因。
阿扎那韦(ATV)——蛋白酶抑制剂——因其安全性较好、用药方便(1次/d),成为临床上常用的抗逆转录病毒药物。有研究报道,ATV可导致结晶尿和肾损伤(较为罕见):肾结石、急性间质性肾炎(AIN)和结晶性肾病。近日,AJKD报道了一例ATV致结晶性肾病的病例,旨在加强对ATV肾毒性的认识,及时停药保护肾功能。
病例回顾
患者男,53岁,因食欲减退、嘴里有金属味、全身无力入住急诊科。发现患者具有AKI,肌酐10.15mg/dL(估计肾小球滤过率[eGFR]7mL/min/1.73m2),需肾脏替代治疗。病史:HIV(27年),丙肝(未治疗),静脉注射药物滥用,乙肝(乙肝表面抗原阴性),多年前刺伤后行右肾切除术。
12个月前患有基线慢性肾脏病,血肌酐1.85-2.97mg/dL(eGFR:47-27mL/min/1.73m2)。患者否认胸痛、气短、腹泻或呕吐。无尿痛、尿急、肉眼血尿,但主诉近期尿量减少。
3年前开始抗逆转录病毒治疗,cART方案包括替诺福韦、恩曲他滨、ATV和利托那韦。服用ATVmg长达2年多。抗HIV治疗时间表见图1。
图1时间轴;患者出现急性肾损伤时,已服用阿扎那韦2年,行肾活检检查(箭头);后行血液透析约4个月(灰色阴影区)
体格检查:无发热,生命体征稳定。面色轻度苍白,无口疮,心脏、肺和腹部检查正常。实验室检查:钾4.9mEq/L,血清碳酸氢盐13mEq/L,钠mEq/L,氯化物mEq/L,阴离子间隙16mEq/L,白蛋白2.8g/dL,血红蛋白8.2g/dL,白细胞6.3×/μL,血小板×/μL,乳酸脱氢酶IU/L,尿酸5.4mg/dl,总胆红素1.1mg/dl。
尿液分析:尿蛋白mg/dL,pH6.0,无红细胞,白细胞4-6个/高倍视野,无结晶。C3和C4水平正常,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冷球蛋白、抗肾小球基底膜抗体、快速血浆反应素阴性。肾脏超声可见左侧肾囊肿,但无肾积水。CD4计数个/mL,HIV病毒载量检测不到。
肾活检:光镜下可见34个肾小球,3个为球性硬化。未见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病变和HIV相关性肾病典型病变。肾小管内可见大量结晶(图2A-E),偏振光显微镜检查显示强阳性双折射(图2F)。部分区域可见结晶透过肾小管基底膜进入间质,引起异物巨细胞反应(图2B和E)。间质可见淋巴细胞、单核细胞、浆细胞、嗜中性粒细胞轻度炎性浸润。此外,肾小管中度萎缩、间质纤维化。血管中度动脉硬化。抗酸杆菌和真菌染色阴性。免疫荧光检查均为阴性。电镜检查显示10%足突融合,未见免疫复合物沉积或包涵体。无替诺福韦肾毒性的典型线粒体变形。
图2肾活检
诊断
ATV结晶性肾病
预后随访
行肾活检后,停用ATV,改为达芦那韦。给予泼尼松60mg,1次/d治疗1周,因患者不耐受停用。肾活检后6周血肌酐3.8mg/dL(eGFR:20mL/min/1.73m2),4个月时血肌酐为2.7mg/dL(eGFR:30mL/min/1.73m2),停止透析。肾活检后一年,血肌酐稳定,2.7mg/dL(eGFR:30mL/min/1.73m2)。
讨论
ATV可引发三种肾损伤,即肾结石、AIN和结晶性肾病。
虽然ATV相关性肾结石较为罕见(7-23/1,人年),但却是ATV最常见的肾脏不良反应。通常于cART(包含ATV)治疗2年后发现,患者可无临床症状或表现为肾绞痛和/或影像学检查可见梗阻;肾功能一般正常。停用ATV后,大部分患者可缓解。
ATV相关性AKI十分罕见,目前仅有9例相关报道。ATV相关性AIN的典型特点为ATV治疗后(平均8周)急性发病,停用ATV治疗后即使不使用激素治疗患者也可完全缓解。
与ATV相关性AIN不同,ATV结晶性肾病通常在治疗2年或更长时间(平均4.42年)后发生,可伴有结晶尿,损伤不可逆,即使激素治疗也无法恢复。肾活检显示肾小管内大量结晶沉积,通常伴有肉芽肿性炎症。
学习要点
?阿扎那韦与3种肾损伤相关:肾结石、急性间质性肾炎和结晶性肾病
?ATV结晶性肾病通常在药物治疗2年后发生,且伴结晶尿
?ATV结晶性肾病患者肾活检可见大量轻度双折射结晶,常见肉芽肿性炎症
?基础CKD、脱水、尿液碱化是ATV结晶性肾病的危险因素
?早期发现结晶尿,及时停用ATV,对于预防不可逆性肾损伤具有重要意义
医脉通编译自:Atazanavir-AssociatedCrystallineNephropathy.AJKD.;70(4):-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