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味中药做成糕,祛湿又健脾,消除水肿,吃

不少人认为自己变胖,是脂肪堆积导致的,其实你的肥胖很有可能是身体里多了“注水肉”,是“湿”停留在体内造成的,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湿胖”。

脾气虚,让你长“注水肉”

减肥必须健脾

湿胖,顾名思义是身体里有很多排不出去的水,而之所以水排不出去,是因为身体的代谢能力不足。当身体代谢能力下降时,不仅身体很多该排出去的水排不出去,脂肪燃烧也会相应的减少,肥肉开始逐渐堆积。

很多“湿胖”的人身体、面容胖胀、不紧致,还会觉得喝了水也不解渴或是喝了就尿……这一系列问题在中医里叫做“水不运化”,也就是脾虚了,西医则称之为“水液代谢紊乱”,意思是身体不会用水了。

我们喝进去的水必须被蒸化成气,才能被身体利用,就像大自然一样,植被茂盛的地方都是潮湿的,水气很重,但绝对不能洪水泛滥,因为植物在洪水里是不能生存的。

同理,脾气虚的时候,就是身体里“发洪水”的时候,所以你才会身材水肿、总觉得渴或是喝了也不解渴,这些都是身体没有运水能力的表现,而要想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健脾!

八珍糕:乾隆长寿的秘方

中医常用的健脾药有白术、黄芪、葛根、茯苓之类,其中有1味药特别适合湿胖体质的人吃,它就是被中医称为“四季圣药”的茯苓。

茯苓可以在健脾的同时利水,加速水液的“蒸发”,当肉里的水都蒸发了,你身上的“注水肉”也就没了,人自然就瘦了,更重要的是茯苓药性平和,既不会上火也不会寒凉,任何人都可以吃,是最适合上餐桌的中药。

清宫药膳中有个“八珍糕”,最早是明代的御医为皇子们开的,因为皇子们都娇贵,对饮食也比较挑剔,长此以往很容易消化不良,日久天长就变成脾虚了。

御医就用茯苓为主,配上山药、白扁豆、山楂、麦芽、薏苡仁之类味道不错的健脾药,再加上大米、糯米研成粉状,加糖之后做成茯苓糕,哄着皇子们吃。没想到就是这么个零食,居然屡见奇效,于是后人把这个“八珍糕”,视为“医中正道”。

到了乾隆皇帝晚年,因为年纪大了,身体也不如壮年,他吃的八珍糕中还额外加了人参,用白米粉来蒸糕。乾隆活到了87岁,在那个年代是绝对的高寿,他每天吃的八珍糕,也就是茯苓糕,功不可没。

家庭版茯苓糕、茯苓米糕

补脾又养生

我们自己做茯苓糕,没必要加人参,一是身体没有虚到那个程度,二来是人参的味道很重,会影响口感。另外,在家自己做“八珍糕”,还可以把茯苓之外的食材都免去,因为中医有个说法,叫“药单力专”,意思是药味少却可以力量专一,只要你能坚持吃,一味茯苓的好处也足够你受用的了。

▲茯苓

家庭版“茯苓糕”的做法很简单,不妨自己在家试一试:

1.药店或是超市买的茯苓打成粉,每人每天可用到30克茯苓粉。

2.配上30-50克的白面或者米粉(这个比例可以微调,保证一天吃进去30克茯苓就好),把茯苓粉和白面合匀,加干酵母和水,把面揉匀醒发。(如果着急,索性直接放小苏打,醒20分钟左右就可以揉了。)

3.等到醒发起来,和平时蒸馒头一样将面揉成形,上锅蒸熟即可。

还可以做茯苓米糕,做法也不难:把大米和糯米提前一晚泡上,第2天将泡好的米用粉碎机粉碎,得到的米糊和茯苓粉调匀之后加泡打粉,还可以随意的加些果料,它们不会影响茯苓的药效,最后把米糊放到容器里,上锅蒸熟就能吃了。

这2种都是糕类的做法,如果你是平时工作比较忙的人,有个更简单的方法同样也能帮你吃出“湿气”,只需要把买来的茯苓粉或是佟道的茯苓山药葛根粉,和麦片一起用牛奶或者豆浆冲调食用就可以。

因为茯苓性质平和,生熟之间没什么区别,无需额外炮制,可以直接和大米白面一起制作饭食,而且茯苓的热量比白米白面要低,相当于吃粗粮。

一般来说,一碗杂粮粥的热量只有47千卡,而一碗米饭的热量是千卡,所以加了茯苓的米糕热量和杂粮粥差不多,不仅热量低能减肥,还能帮你去掉“注水肉”。

END

女人的变美“法宝”

甄选茯苓、山药、葛根、红枣,4种药食同源食材,低温研磨成粉,将健脾祛湿、养胃润肺、补肾养颜落实在日常饮食中,吃出娇嫩肌肤、健康气色。

↓↓点击图片进店加购吧↓↓

策划编辑:十五子

图片来自网络,属相关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部分作品若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请相关权利人随时与我们联系,以协商授权事宜。

如有健康疑问,可点击这里向我咨询

点击阅读原文获取更多养生好物!

有用请给我在看!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yesuans.com/szgy/1044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