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共振功能成像DWI

作者:郭兴华

来源:印象v影像

转载:磁共振功能成像(2)——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I)

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I)

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iffusionweightedimaging,DWI),是一个成熟的技术了,在早期脑梗死、在疾病鉴别诊断中的应用早已为临床医师所熟知。今天简单介绍一下弥散加权成像的简单原理,临床应用价值。

扩散,是水分子运动的一种方式。在自由水中,它遵循布郞运动规律。但是在生物体内,水分子的扩散受周围局部环境的影响,如热梯度差别、大分子蛋白、细胞外间隙等,都会影响水分子扩散的速度和范围。

在扩散加权成像中,我们常常会看到影像报告中两个描述参数,一个是ADC,它反应水分子在生物组织中扩散运动的速度和范围,它是利用两个不同的外加梯度场,根据同一部位水分子扩散的差异来计算出来的。另一个重要参数是b值,叫扩散敏感因子,反映水分子对外加梯度场的敏感程度,MRI中水分子的扩散敏感性随着b值的增加而增加。

一般DWI有两组图像,一组是DWI图,一组是ADC图,两者结合起来分析才能做出正确的诊断。

目前,随着磁共振成像设备的不断改进,各厂商先后推出了高清扩散,图像质量明显提高。

图1,正常脑组织DWI/ADC图

图2,常规DWI和高清扩散对比

DWI在临床上的应用,主要是超早期脑梗死、囊性病变的鉴别诊断、良恶性肿瘤鉴别诊断等方面。 

1、超早期脑梗死:

是指脑缺血发生6个小时以内,这个阶段,如果及时恢复血供,神经细胞的损伤是可逆的。超早期脑梗死,脑细胞缺血缺氧造成细胞毒性脑水肿,也就是细胞膜上钠钾泵功能受损,细胞外水分子向细胞内移动,而细胞内水分子扩散较细胞外是受限的,此时ADC值降低,在DWI上表现为高信号。和常规MRI成像相比,DWI最早在30分钟到60分钟就可以检出病变,而MRI的T2WI一般在3-4小时才能检出;和CT相比,更具优势,CT一般需在24小时以后才能有所表现。所以,DWI可以做为缺血性脑卒中的首选影像检查方法。

图3,右侧基底节区脑梗死,左为DWI图,病变高信号,右为ADC图,ADC值降低表现为低信号

2、囊性病变的鉴别:

囊性病变包括很多,如单纯囊肿、皮样囊肿、表皮样囊肿、脓肿等,这类病变在CT或MRI上均表现为囊性特征,类似于水样密度/信号。但是在DWI上表现各有特点,可用于临床鉴别诊断。水分子的扩散受局部周围质子的影响,如表皮样囊肿以及皮样囊肿,其角质成份,可以明显限制水分子的扩散,还有脓肿,脓液中的各种复杂成份,也明显降低水分子的扩散能力,扩散受限,ADC值减低,这样在DWI图上表现为高信号。而单纯囊肿,因为其中囊液为自由水,水分子扩散不受限,ADC值正常,DWI图上为低信号。

图4,肾囊肿,T2WI图上为高信号,DWI为低信号,ADC图高信号

图5,脑脓肿,T1WI低信号,T2WI高信号,DWI高信号,ADC低信号

图6,骶尾部表皮样囊肿,T1WI低信号,T2WI高信号,DWI高信号,ADC低信号

3、良恶性肿瘤的鉴别诊断:

一般来讲,恶性肿瘤细胞较大,细胞外间隙减小,细胞外水分子扩散受限,利用这一特点可用DWI来做鉴别诊断。甚至用DWI做全身筛查,可做出类似于PET的图像,用于全身恶性肿瘤的筛查,这种检查方法叫类PET检查。

图7,盆腔淋巴结肿大,T1T2为等信号,DWI明显高信号,ADC低信号

图8,前列腺癌,MRI平扫+增强难以判断良恶性,DWI示为高信号,支持前列腺癌诊断

图9,宫颈癌患者,全身类PET检查,发现左颈部、腹膜后多发淋巴结转移

4、DWI还在其它很多种疾病诊断与鉴别诊断中有重要价值:

如多发硬化活动期、椎体病变、脊髓病变等等。

图10,正常脊髓高清DWI图

以上医院Siemens3.0TMRISkyra提供。部分来自网络

1影1世界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yesuans.com/szyy/558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