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侯燕琳
医院
肾囊肿与多囊肾
我们常见的肾脏囊性改变中,大多数是单纯的肾囊肿,但也存在一些遗传性的囊性肾病,也就是“多囊肾”,它们具体有什么区别,今天就和大家一起来了解。1.单纯性肾囊肿是很常见的肾脏异常,绝大部分见于成人,随年龄增长发生率增高,50岁以上体检多数可发现此类囊肿。大部分患者没有症状和体征,较大的囊肿偶尔可触及肿块。外伤时可致血尿和蛋白尿,感染时有腰痛、发热、脓尿等症状。大囊肿压迫附近血管引起肾组织缺血而致高血压。单纯性肾囊肿很少发现恶变,一般无需特殊处理。巨大囊肿引起高血压,或严重感染,或出血不止,或有破裂可能者,可行囊肿穿刺,注入硬化剂,或手术切除。对肾囊肿患者应注意鉴别是良性肾囊肿还是恶性肾囊肿。当CT发现有钙化斑点时,应排除肿瘤性斑点,囊肿穿刺抽吸的液体可以鉴别。2.多囊肾中最常见的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多囊性肾病(ADPKD),也曾被称为“成人型多囊肾”。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患者子女中有一半可患有此病,男女患病率相等,往往连续两代或数代出现。患者双肾肿大,从皮质到髓质充满大小不等圆形囊肿,小至肉眼看不到,大至直径数厘米。早期常无明显症状,大部分患者到30岁以上才出现如:腹部肿块、血尿、腹胀、腹痛或腰痛等表现。一半以上患者会出现轻中度高血压。它的肾功能衰竭进展相对缓慢,到50和60岁时也只有30%和40%发展为尿毒症,到80岁时虽%有临床表现,但仅约50%发生尿毒症。对早期和无症状的此类多囊肾无需特殊治疗,但不宜做剧烈运动或压迫腹部的动作。囊肿减压手术可减轻疼痛,降低血压。囊肿破裂引起的出血,一般经卧床休息数日可自行止血。出血不止者考虑手术切除,但必须严格掌握指征。感染是它的常见并发症,根据解剖特点应首选克林霉素(氯林可霉素)、氯霉素、红霉素或四环素。为了防止感染,特别是女性患者,除了注意阴部个人卫生、必要的多饮水外,应避免导尿之类诊疗技术。终末期患者应选择血液透析治疗,虽然腹膜透析并非禁忌,但巨大的囊肿会影响治疗效果。3.另一种比较罕见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多囊性肾病(ARPKD),也曾被称为“婴儿型多囊肾”,患儿双肾对称性增大,可大至正常新生儿肾的10倍,它的预后不佳。虽然部分患儿出生后2年肾小球滤过率有所改善,但多不能恢复至正常范围内,所有患儿都有持续性高血压,最终发展为终末期肾功能衰竭,达到终末期肾衰的时间为8~个月。患儿可有肝、脾大,自发性气胸、血尿、蛋白尿、高血压及门脉高压征等。在治疗上基本等同其他原因的终末期肾病患者的治疗,包括降压、利尿,透析或肾移植。由于伴有肝纤维化和门脉高压,除非同时做肝移植,否则,肾移植后存活时间亦不长。温馨提示
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