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潘德孚相信你的自愈力ldquo

解悟中医

相信你的自愈力

第二章

悟出道理:医生临床,是帮助病人策划打胜一场维护健康的战争

第一部分

接上文

5.潘德孚《相信你的自愈力》“第一章解悟生命:生命是个整体,中医治的是生命生病”-5

导语

医生临床面对病人,不仅是向病人说明他生的是什么病,而且是帮助病人打好一场战胜疾病的战争。应该看到,在这场战争中,病人的自组织是主体,它正在努力克服疾病给它所造成的伤害。这种伤害,有生理,也有心理上的,而且,是以心理为主的。因为,所有的病理表现,例如发热、疼痛、呕吐、泻泄、眩晕、痒麻、胀满、失眠等,都会使病人感到痛苦,造成病人的心理伤害。而心理伤害,例如恐惧、悲观又减弱了病人对疾病的抗争能力。医生自然而然地做了病人的高参。这样的高参,首先自己有正确对待疾病的态度,才能帮助病人战胜疾病。

中医的四诊八纲,就像是全面收集各种各样的信息;中医用药处方的君臣佐使,就像布阵排兵。处方后,还要告诉病人,什么药先煎,什么药后入,服药的方法,服食的禁忌,都不可缺。比如我发现,痉咳的病人,必须禁食糖类半个月,如果犯禁,用药就无效。咳嗽的病人,大多数不能食虾蟹,犯禁,则咳嗽增剧。中医治病,并不单是用药,而是把自己知道的、可以有效的方法,能用的都用上。张仲景在《伤寒论》中太阳病的条目下,对发热用药后效果不显的病人,用挑刺风池、风府两穴而解的方法。这个条目说明,单纯的药物解决,也许会碰到某种特殊情况,并不是用药无效,而是需要疏通某些经穴经气,才能取得相应的效果。但除此之外,却同样启示我们,医生治病的方法和手段,是务使病人速愈.不应固执某一种方法——病人不应该是医生的试验品。

一、阳和汤使用经验

(一)阳虚失眠症

中医汤方的名称,有的就是定义。定义的意思就是用最少数的字,表达这个词的全部意义。阳和汤只有3个字,表达什么意义呢?

中医治病讲阴阳平衡。阳和,就是用阳气来讲和。生了病,阳气不足,阴寒就盛起来了,叫做阴盛阳衰,变生出很多疾病。但没有阴气也不行。因此,就必须增加阳气来和解,不能一味来助阳。这说明药方是热性的,又是温和的,可以用来补阳,又不会伤阴(也就是不会干燥生火)。这就叫阴阳平衡。一天,我的一陈姓朋友找我看病,诉说自己失眠很久,很怕冷,眼热性的药不行,会牙齿艮出血。服一些安神镇静的方子,一点效果也没有。吃镇静的西药,又怕久了会产生依赖性,成瘾,易发早老性痴呆。

那时候天气并不冷,他觉得自己衣服也穿得暖暖的,比别人都多,却冷得牙齿打战,四肢都发僵,按之确实凉手。被盖得很厚,也没有用,因为这冷好像是从骨头里发出来的。看他的脸,长着一个黑眼圈,是失眠久了,微循环障碍,熬夜通宵的人常有的。我给他处方用阳和汤加活血药。服5贴后,他才觉得有一点好转——怕冷减轻,睡眠稍好。他有了信心,继续服了二三十帖,大有改善。他说自己已70多岁,10多年来都没有性欲,阴茎萎软。服药后,却突然发现早晨有了勃起。70多岁重新有阳举现象,意味阳气得到了补充,是寿命增长的征象。人人都想长寿。这对于一个老年人来说,是大喜的信号。《黄帝内经》:“阴平阳密,精神乃治。”阴平,指的是阴液平和,充足;阳密,指的是阳气紧密,运行的功能有力,血液就不会停滯现在病人表现的是怕冷,证明阳气不紧密,才会失眠。血液停滞在微细的血管里,表现在脸上,就见到眼圈瘀黑,加剧了失眠状态。阳和汤温阳,桃红四物汤活血祛瘀,两者合用,故能治失眠。病人如果使用有镇静作用的西药,只能暂时抑制,失眠确实给治好了,但根本原因没有解决,就越来越严重。因为,疾病是动态的,进行式的,会不断加重,今天是五分,明天会是五分半,对镇静药物产生了依赖,导致相同的药量治不了。每天都必须睡眠,也就需要慢慢加重药物量。药物总是有毒副作用的,长期如此,就容易造成药物中毒。

(二)髋骨天冷疼痛症

最近,我在温州市中医药学会门诊部碰到一位只有37岁的男子,是南通人,在温州做生意。诉说自己这七八年来,每到天冷,就会发股骨疼痛。每次发作,痛势很剧烈,卧床不起,动一动,痛连骨髓,连小便也得躺着,每次都要躺上10多天。这几年来到处求医,医院,找过很多医生,医院里输液,一次都要好几百元,连续l周,没见任何好转。只要天气转热,就不会发作。平时身体都好,没其他疾病。

像这样怕冷喜热的疾病,就是阳气不足。但年轻人给他用热性的药物补阳,就容易引起阴虚火旺症。我也给开了阳和汤,加用了北京同仁堂产的大活络丸,先后诊治了七八次。今年最冷的那天,他说发生了一点点痛,心里害怕,只恐又要发作,但一闪而过,没见发作。这次过年,高高兴兴回家,还把我的一本书带去送给我的一个南通朋友。

阳和汤这张方里有很多温热的药物,为什么温热而不生火?因为方中施用了大剂量的熟地黄。熟地黄补肾养血滋阴,把方中所有的热性药中和了。明清四大家中有个张景岳,绰号叫张熟地,最善用熟地黄。他创了一张方叫金水六君丸,其中就有大剂量的熟地黄。曾有很多医家认为大剂量的熟地黄太滋腻,不宜痰多的人。然而,我曾用此方治哮喘咳嗽,痰多喉鸣,效果很好。但病人必须有极度怕冷,寒自力发的症状。寒自内发就是给医生证明病人肾中阳气不足,虽然痰多也不碍事。中华民族传统医学确实是个取之不尽的宝库。

(三)夜半骨痛症

阳和汤是古人的验方,只有7味中药(鹿角胶、炮姜、麻黄、白芥子、肉桂、甘草、熟地黄)。它专治阳衰阴盛之症。怎么诊断阳衰阴盛呢?疼痛于夜间,阴寒最盛的时候;疼痛遇寒而发;疼痛发时自觉冷痛彻骨;肿块不红、不热而肿硬等。病人平时都很怕冷,喜欢温热。

我的大姐是武汉同济一颗大学流行病学教授,3年前曾患过过乳房癌,应用过化疗。这次来电话说,半个月半夜睡骨头疼痛,白天如常。这次她看了两个医生。一个说她缺钙,可是,她服一种进口的钙片已经多年;另一个说她可能是癌细胞转移,癌细胞在骨里分裂,造成神经痛。这样的诊断值得思考:如果缺钙判断是对的,她已经服了多年的钙片,而且是美国产的。说明即使讲对了,治疗方法却没有,因为所补的钙没有被吸收,白扔了;如果缺钙的判断是错的,只址一种猜想,作为“科学”的西医,为什么会不科学的诊断?大姐没有想:医生为什么会作这样的推测?这种推测的不科学性根源为何?我建议她应该停止再吃钙片。她却反驳我说,姐夫和她女儿都在吃,而且觉得效果不错。我想,姑且把姐夫和她女儿吃钙片都当成效果不错,也无法证明她自己就可以吃。即使可以吃,为什么没效果?

当然,钙片并非毒品,服后真的被吸收,血液含钙量太高也不是好事。因为人的血钙太多,骨质容易脆化,容易折断,等于与缺钙一样。血钙过多,又会影响其他微量元素的含量比例,使血中的微量元素配比紊乱。这种紊乱的结果就是电解质紊乱。这就是“矫枉过正”造成的危险。过去西医发现了维生素,认为它是人保命的圣药,大肆宣传后,又把几种维生素合成的药叫做维他赐保命,迷惑了不少人,至今还在市场上流行。许多医生在临床就乱开乱用,于是,有许多人发生了维生素中毒。如今治疗中一个致命的错误,就是不相信人的生命有自我平衡的能力,总是想用外力来阻止疾病。许多诊断仪器,测定某种数据,就拿来作治疗的依据,例如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都犯了知其一,不知其二的错误。西药中降压、降糖、降血脂等,都存在着危险的后果。中医认为要“中病即止”,不可太过,也就是治病只可点到即止,不能矫枉过正。

大姐说要去测一测骨密度,就可以知道是不是缺钙。其实,她并不知道现在的骨密度测定并不准确,不能作为治疗依据。有哪一个老年骨骨质不疏松的?现代没有这样的标准:年龄多大,骨密度该是多少。不同的个体,骨密度也有所不同。不可能要求老年人与青年人一样。80岁的人难道要与20岁的青年人相同?人随着年龄的增长,骨密度也有不同;不同的个体,骨密度也是不同的;不同的内分泌条件下,骨密度的要求也是不同的。这才是科学!

有医生则说她可能是癌转移。理由是癌细胞侵犯骨头会导致疼痛。我想:如果是癌细胞转移,为什么要拣时间来发痒?我告诉她我不会治癌,也不会治缺钙,但是我能够治她的疼痛。我给她处方阳和汤5帖,服3帖后,她觉得疼痛位置发生了变化;5帖后疼痛消失了。她来“中药真灵!”

(四)阳虚癃闭症

10年前的七八月间,医院出诊。说我的妹夫早晨在翠微山烈士墓前挂鸟笼,不小心一脚踏空,从坎上摔了下来,跌得昏迷不醒。医院住了l个月,现在却排不出尿来。医生给他插导尿管,时间久了便感染;拔掉,又不能排尿,只得在他的少腹插上一空心针排尿。我去看他时,见他谈话仍然正常,脸色有点发青,身上盖着棉被,说自己全身冷如浸水一样,从颈下直至少腹,寒自内发,饭也吃不下了。这样的大热天,我穿着汗衫还汗淋淋的,抚他身上,没一丝热气,脉象沉细,这是阴寒盛极,中医的治疗办法是用温热的药物,叫做“益火之源,以消阴翳”。我给处了阳和汤,把方中的鹿角胶改为血茸,再加别直参。药进寒退,饮食渐增,全身也逐渐暖和。历l个月,才开始自行排尿。排尿量也随着逐渐增加。出院后。仍继续服药,直至痊愈。

这是阳虚癃闭,治法用药与上例气虚完全不一样。这叫做同病异治。现在有很多人认为,中医只有个案,没有通例的道理,也在于此。原来他们不知道同样的病,在不同人的身上,就应该用不同的药。道理就在于生命不同。生命依仗它的自组织能力才得以生存和生活。因此,任何疾病都在体现生命自组织的调整能力。疾病的病灶只是一种表现,而许多人却错误地把它认为是根子,以为只要手术去掉病灶,就能治好该病,还称这种手术为除根术。这种误解,导致许多人急乎乎要求做手术。然而,很多人术后复发,健康与日俱减。这说明,概念错误,将产生许多误导。医学的概念错误,损害人的生命与健康。不该做手术的人做了手术,意味着健康的人变成了不健康的人。因为,手术不是开玩笑:新衣服剪开就成了破衣裳,胸腹腔打开后再缝合,岂能与原来的完全一样?

癃闭症最容易发生在老年人手术后,也许是麻醉药引起的。年老气虚,使用麻醉药使排尿功能失灵。有的人身体好,药性逐渐消失,会自动恢复。如果原本身体就不好,或者近期已经做过手术,又加年事已高,复原能力更弱的人,就容易发病。根据我的推理,此病可用五苓散为主方,再依症状加减。西医外科尤需学习这个汤方的应用,这就叫中西医结合。

老朋友谢某,70多岁,最近因感觉肾区微疼,害怕生了什么,医院做CT扫描,结论是肾囊肿。医生建议手术切除。他说医生暗示他如不用手术切除,就怕以后会变生癌症。他住院后我去看望,劝他不要做,但他听不进。术后发生癃闭,插了导尿管,拔了插,插了拔,半个多月无法解决,就叫我出诊。当时,他发热、恶风、微汗、少腹胀满、小便不通。这是一个很明显的五苓散症,服后发汗,果然小便即利。

这上述的3个人,犯的是同样一种病癃闭。对中医来说,这3个人出现的是3种不同的证。有气虚下陷、有阳虚尿闭、有太阳表证,所用的方药完全不同,原因就在于生命的不同。如果把人的生命比作一台活的机器。这台机器有很强的自我调整能力。当碰到某些障碍,就会进行自我调整。中医的辨证论治,就是根据生命的自我调整所表现出来的不平衡,用药物帮助它实现自我平衡,达到治病的目的。

(五)阳虚脊冷症

一位60多岁的妇女,诉自己常年背脊感觉寒冷,身上关节疼痛。经实验室检查,类风湿因子单位。我给她处阳和汤,两周后来复诊,说背脊不怕冷了,类风湿因子已降至单位了。其实,类风湿因子只是血液中的某种指标,完全不能作为疾病轻重的依据。笔者治一潘姓妇女,30岁,类风湿因子为70单位,但全身关节疼痛,每天睡醒时,手指肿胀,不能握物,病情相当严重。医院治疗1周,反而自觉症状加重,医生便打了返堂鼓,告诉她这是世界难题,没办法治疗。后来被我用中药治好了。

九蒸九晒熟地黄

秦岭采药人七药,精心制作的九蒸九晒熟地黄,采用传统工艺,每一步制作都精心细致。多少个日日夜夜,泡黄酒,蒸,晒,泡黄酒,蒸,晒……重复九次繁琐的工艺,造出良心产品。如有需要,可加七药







































白癜风专家郑华国
用什么治疗白癜风最好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yesuans.com/szyy/188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