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岁肛肠医生患了肠癌怎么办曹吉勋找师弟

一位从医60余年的肛肠科医生被疑患大肠癌,不仅急坏了家人亲属,也让自己倍感焦虑。怎么办?怎么办?面对自己91岁的高龄,尽管身体还算硬朗,可这是肠癌啊!周大爷陷入了极端的恐惧中。

找师父吧!——全国著名肛肠病学家、心裕济川医学核心传人曹吉勋教授——60年前,自己跟随曹老学习肛肠,找到名师,加上自己的努力,小有成就。而现在自己摊上了肠癌重症,是手术治疗?还是保守治疗?还有没有其他办法?这事,还得问师父。于是,拨通了师父曹吉勋的电话。

“师父,我这情况要不要做手术呀?”

“你的情况我知道了,你去找你师弟杨向东,他那里可以解决你的问题。”

随后,杨向东教授接到了师父曹吉勋的通知,热情接待了大师兄,经检查确诊直肠癌。综合各项检查报告,杨向东教授果断地说——“尽快手术!”转身告诉家属,“手术没有问题,年龄更大的96岁的结直肠癌根治手术我们做了,风险更大的心房纤颤手术结直肠癌根治手术也做了。所以,请放心。”

在师父的鼓励下,周大爷下定决心接受手术。他表示,既然师父鼓励手术,杨师弟又有把握,我什么都不怕!

技高人胆大

九旬高危患者手术顺利

4月10日上午,91岁高龄的周大爷被诊断为直肠腺癌,2型糖尿病,房间隔瘤,主动脉瓣钙化伴中度返流,慢支炎,肝囊肿,肾囊肿。最要紧的是,患者91岁高龄,手术风险极高。医院紧急召集结直肠肿瘤外科、内科、放射科、病理科、内镜中心、护理部、康复科等科室的专家联合会诊,采取多学科诊疗模式,制定诊疗措施。

由于患者合并病多,又91岁高龄,在经过长达10余天的先期治疗后,23日上午,周大爷被推进了手术室。麻醉、内科、外科、内镜中心专家一道为周大爷保驾护航。近三个小时的漫长等待,手术一切顺利。

在MDT诊疗下,监护室内的周大爷一切正常

医院副院长张琦查看周大爷病情

26日,隔着重症监护室的窗户,看到周大爷精神好了起来,他清醒地同医护人员打着招呼,虽然因为年龄大导致听力不太好,但丝毫不影响他同大家的交谈。

“好了来耍,我等你!”

医院代表慰问周大爷及家属

病房里,医院书记汪丽娜、副院长张琦、院办主任李艳羽、干部保健处处长成访等人一同带着鲜花看望了周大爷,周大爷不时念叨着:“60年前我跟着曹老学肛肠,现在我得了肛肠病,如何治疗得听师父的,师父说到杨向东师弟这儿好,我就来这儿了。”他一直记得曹吉勋师父在电话里的叮嘱,“他喊我好了去他那里耍!”。

一个人在生命垂危时刻,念念不忘一个人或者一件事,可以想像得出,这个人或事在其心中的地位。而周大爷在危急时刻,始终坚持听师父曹吉勋的意见,到医院去手术,因为这里有杨向东、贺平等师弟,有他信任的人,有他熟悉的事,或许,在他心中,医院,已经成为此生“家”一般的存在。

如家成肛

开创奇迹的梦幻地

著名肛肠病学专家杨向东教授说过:癌症不等于死亡。医院以卓越的成绩证明了这一定论,无数肠癌病人从这里走出,完成康复,走向新生。

杨向东教授领衔的医院,早在年就被成都市东城区卫生局授予成都直肠癌防治中心,年被授予成都肛肠肿瘤防治中心。数十年来,始终走在结直肠癌的预防和治疗的前列。数不清的结直肠癌患者在这里得以康复,生存期超过五年、十年、二十年。

一位供职于四川电视台的编导,28岁那年身患直肠癌中期,经过杨向东教授的“直肠癌根治术”后,采取中药巩固治疗。如今,十一年过去了,编导身强体状,事业平步青云。

四川巴中一位农民,八年前的一幕他自己永远也不会忘记:家境贫困,陡生恶疾,作为家中经济与精神顶梁柱的他被确诊为直肠癌中晚期,奄奄一息的他带着绝望和希望来到医院,时任结直肠外科主任的曹暂剑教授联手张琦教授,抢回了他的性命。至今,他已年近五十,家庭境况也好了起来。

89岁的张婆婆,她医院“放弃”了,让她回家,“想吃啥就吃啥”。是儿女不断地为她加油鼓励,让她在医院接受手术治疗——奇迹,奇迹,奇迹就产生了,术后的张婆婆一天天地好转了。出院时,她双手捂住张琦教授的手,久久不肯离去。

92岁的刘婆婆,高血压、心脏病、直肠癌伴直肠阴道脱垂、大出血,命悬一线,成肛紧急召集结直肠肿瘤外科、(肿瘤)内科、放射科、病理科、检验科、麻醉科、营养科、内镜中心、康复科、护理等科室的专家联合会诊,确定最合适的诊疗方案,急诊手术,在多学科综合诊疗模式下,刘婆婆最终成功得救,康复出院。

在这些故事里,成肛人始终坚守着创始人黄济川先生的警世名言“诊断确实,医治彻底,胆大心细,体人如己,戒骄戒躁,勤钻互学,全心全意,尊党为民”,始终牢记“把病人当亲人”的誓言,让每一位患者得到如家的温暖,如亲人般的照料。

这样的情况还有很多很多,我们没有办法讲述每一个救治过程。因为,在太升南路这样的黄金地段,医院这医院,每天总在发生着惊心动魄的救人故事,无时无刻不在上演着催人泪下的感人故事。在这些故事里,你、我、他,每一个人都是故事的主角,是大家一起,手牵手,心连心,默默奉献人间大爱,帮助病人脱离困境,走向新生。

认识多学科诊疗模式意义重大

周大爷的手术主刀医生张琦副院长说,周大爷基础病多,病情复杂,遂采取多学科诊疗模式,即multipledisciplinaryteam,简称MDT,由结直肠外科、内科、放疗科、放射科、病理科、内镜中心等科室的专家组成一个比较固定的治疗团队(即MDT),通过定期定时的专家会诊形式,提出适合周大爷目前病情的最佳治疗方案,继而由主管该病人的学科单独或多学科联合严格执行该治疗方案,同时定期对病人的治疗反馈进行质量评估和优化,不断修正优化现有的诊疗模式。MDT诊疗模式是以病人为中心,将多学科的诊治优势强强联合,达到了临床治疗的最大获益。简单地说,就是让病人获得最适合于他的治疗措施。

张琦副院长称,在恶性肿瘤治疗方法的历史发展与演变过程中,肿瘤外科学、肿瘤放射治疗学、肿瘤化学药物治疗学逐渐构成了现代肿瘤治疗学的三大支柱,另有一些新兴的治疗技术,如纳米刀、射频消融、生物靶向治疗等等手段。如何选择众多的治疗措施也就成了临床医生面临的难题。基于MDT讨论的诊疗模式即可有效地减少临床医生的主观偏差,更加客观、规范地依据病情进程选择最合适的治疗措施。

张琦副院长提醒:结直肠癌是我国常见恶性肿瘤,发生率仅次于肺癌列第二位。其发生与饮食、遗传、慢性炎症刺激、息肉等因素密切相关,主要的临床表现包括排便习惯、腹痛、贫血、消瘦、乏力等,晚期还可出现肠梗阻、腹水等表现。主要的治疗方法包括手术、化疗、放疗、中医中药等。手术切除是治疗结直肠癌最主要而有效的方法,凡适合手术的患者,应及早进行手术切除治疗。

后记

5月8日下午,周大爷收到通知——一切检查指标正常化,明日出院。近30医院生活,周大爷终于听到了这十足的好消息。

5月9日上午9时许,主管医生尹同川帮助周大爷拔出最后一根管子——输液管,清除微创口的缝合线。

上午10点,周大爷从病床上直起了身子,伸展着胳膊。三天了,因为年轻时摔断了腿,现在走路不得劲,躺久了更难以走动。现在,他高兴地从床上下到地面,在刘英护士长和家属的陪同下,在病区活动筋骨,为出院积极准备。

上午11时许,周大爷和医护人员一一道别,少不了声声道谢,少不了保重和祝福。

祝愿老人健康平安。

编辑:唐小小

-END-

赞赏

长按







































儿童白癜风怎么引起的原因
北京白癜风专科治疗医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yesuans.com/szyy/193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